喀爾拉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辽河、叶赫、伯都纳等地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镶黄旗中有喀尔喇氏(256),〔喀尔喇〕似即喀尔拉之异译。【人】 喀尔拉图锡巴,清镶红旗人,由八品官从征江西、湖广,后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辽可、叶赫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辽河、叶赫、伯都纳等地(23,63,180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镶黄旗中有喀尔喇氏(256),〔喀尔喇〕似即喀尔拉之异译。【人】 喀尔拉图锡巴,清镶红旗人,由八品官从征江西、湖广,后阵亡,赠云骑尉(23)。
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辽可、叶赫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读音:Yímén【源】 居于移门者以为氏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张澍语云: “居于移门者以为氏。”
读音:Tuōluōmókē【综】 清时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之姓(429)。
读音:Yíng【源】 ①周成王卿士营伯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2,17,60)。一说,齐大夫食采于营丘。因以为氏(17,60,62)。营为周时齐地,周武王封太公望于营丘,故城在今山东昌乐东南。②
读音:Yángjí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喀喇沁(23,63,260)。【变】 ①一作〔阳吉〕(260)。②清镶蓝旗满洲马甲三孝之妻为杨吉氏(260),〔杨吉〕似即扬吉之异译。【人】 清正红旗满洲马
读音:Jiānglǘ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战国时秦公子将闾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7,17,60)。【望】京兆(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之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
读音:Yǐ【音】 亦音以(Yǐ)(17)。【源】 相传夏禹之母吞薏苡而生禹,故以为氏,见《集韵》(17,62)。【变】 苡即姒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
读音:Qiáo【源】 傈僳族姓。以荞麦为原始图腾的氏族之姓(228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【布】 云南(228)、山西大宁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围场,湖北之武昌、利川
读音:Qiáojí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公安局提供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ā lǔ金代女真族姓。正隆三年九月,以宿直将军阿鲁保为夏国生日使。(见《金史·海陵纪》)
读音:àng【源】 ①盎,一种腹大口小的盛器。当以器为姓(60,62)。②汉文帝时中郎爰盎(亦作袁盎)之子孙以为氏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7,9,11,12,15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