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Lì

【源】 ①炎帝厉山氏之后(17)。②系自姜姓 。春秋时齐厉公之后(12,17,60)。③古厉国在义阳随县(今湖北随州)北之厉乡,子孙以国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11,60)。④三国时吴之宗氏,夏口都督孙秀,见恶于吴主孙皓,遂奔晋,孙皓追改孙秀之姓为厉氏,见《三国志·江表传》(12,17,60)。⑤唐宗室新兴王李晋参与太平之谋,被诛,改姓厉(15,60,69)。【变】 亦作��(12,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望】 范阳(17,60,418)。【人】 厉温敦,汉时义阳侯(7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、湖南之芷江、河北之黄骅、山东之平邑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蒙古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或作 ‘�� ()’, 姜姓。 《风俗通》: ‘齐厉公之后。’” 此以谥为氏。②郑樵又注:“ 《吴志》孙皓以孙秀奔魏,改姓厉氏。今东阳多厉氏。”③ 《姓氏考略》 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云: “厉国,在义阳随县北之厉乡,以国为氏。” 古之厉国,当在今湖北随县北三十五里之厉山店。④又据 《唐书》 云: “唐玄宗改新兴王晋之姓曰厉。”则此由李姓所改。(按: 李晋与太平公主谋反,事发被诛,改其姓为 ‘厉’。)

汉代有厉温; 唐代有厉玄; 后梁有厉归真; 明代有厉升, 青田知县; 清代有厉鹗, 钱塘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薩爾蒂-可夫-謝德林

    读音:Sàěrdìkěfū-xièdélín俄罗斯族复姓。“谢德林”意为“慷慨的”,全姓大意为“慷慨的萨尔蒂可夫”,当以绰号为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伊克明安

    读音:Yīkèmíng'ān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青海辉特部扎萨克图汗部之厄鲁一旗皆伊克明安氏(23,63)。【变】 清正蓝旗蒙古闲散翁郭泰之妻为依克明安氏(260),〔依克明安〕似即伊克明安之异译。

  • 哈什克忒

    读音:Hàshíkètè【综】 清时驻防察哈尔正蓝旗有哈什克忒氏(259,260)。

  • 读音:Kǔn/Koen,Kwun【综】庄鼎彝《两汉不及传人名韵编》载,壸信,执金吾,见《百官公卿表》(63)。

  • 石楊

    读音:Shíyáng【综】 系石、杨二单姓合成。今湖南城步有此姓。

  • 乙那婁

    读音:Yǐ'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后改为娄氏。或作 “乙那蒌”。

  • 读音:tán【源】 ①周灭商后,苏忿生与檀伯达封于河内(故治在今河南沁阳),见《左传》。檀姓始此(60,62)。②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大夫食采于瑕丘檀城(故城在今山东兖州北之檀乡),后因氏(11,12,

  • 福子

    读音:fú zǐ【源】 以族系为氏(21)。【人】福子丹,齐大夫,见《国语》(7,12,15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“齐大夫福子丹”,“以族系为氏”,有福子氏; 或为福氏

  • 費乜頭

    读音:Fèiniètóu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注云:“源于宇文氏。‘宇文族姓。出《唐书·氏系表》。’(《姓觿》)五代后周时赐改此姓为乜氏。”(按:疑此乃“费也头”之讹。)

  • 叱列伏

    读音:Chìlièfú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氏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代郡西部人,其先第一领民酋长有叱列伏龟。见《周书》; 一说: ‘叱列’,姓; ‘伏龟’,名。”又,《郑通志·氏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