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chì léi【源】 代北姓(12)。一说,即叱卢氏,古雷字音与卢同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 “《姓氏寻源》: ‘即叱
读音:Nǜnǜ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 亦作〔纽纽〕(24,63)。【人】 恧恧存忠,西夏武节大夫(24,31)。
读音:Cóng【源】①尧伐崇、枝、胥、敖四国,后有丛氏,见《国名纪》(17)。又,唐尧时有丛枝,其后有丛氏(60,62)。②汉秺侯、匈奴休屠王之太子金日磾之后,迁丛家岘(今山东文登境),遂以丛为氏,见
读音:Fúqiū历史上罕见复姓。本为地名,以地为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一作“浮丘”。晋代有浮邱伯,道士,尝 “控鹤上嵩山”。
读音:Gōngsh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希姓录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ìng【音】 又音柄(Bìng)(17)。【源】 战国时赵侯支庶食采于并邑(故城在今山西太原)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並〕(91)。【望】
读音:Àolā【综】 清满洲人(61,72,254)、蒙古正红旗(259)中均有鄂拉氏。【人】 鄂拉阿哈保、清满洲正黄旗人,乾隆末从征台湾,累功官至正红旗护军统领(61)。鄂拉噶塔布,清满洲
读音:Shuò/Shunh Shwo【综】 源出不详,见《中日姓氏汇编》(401)。
读音:Nièráoshí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云南怒江地区以雀为原始图腾的氏族,傈僳族语称雀为蘖饶时,亦作〔业饶息〕,汉姓为屈(148,149,150)。
读音:jiē【源】 ①接氏即捷氏,《三辅决录》有接昕(6,7,12,17)。②春秋时齐国之姓,为子渊捷之后(60,62,63)。【望】 冯翊(17,418)。【变】 或作〔擑〕、见《集韵》(63)。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