備
【源】 春秋时宋国封人备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1,17,60)。封人,官名,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春秋时为典守封疆之官(62)。【望】 睢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风俗通》云: “宋封备人之后有备氏。”备,春秋时宋国管理边界事务的小吏,其后或以祖辈名字为氏。
【源】 春秋时宋国封人备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9,11,17,60)。封人,官名,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春秋时为典守封疆之官(62)。【望】 睢阳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有此姓(91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风俗通》云: “宋封备人之后有备氏。”备,春秋时宋国管理边界事务的小吏,其后或以祖辈名字为氏。
读音:Pòduōluó【源】 出自鲜卑别种破多兰部(70)。亦作多兰部(78)。【变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破多罗氏为潘氏,一云改为罗氏(6,7,12,27,70)。【人】 破多罗没奕干,北魏时姚兴人,封高
读音:lù luò【源】 系自嬴姓,伯益支孙又以路洛为氏者,此鸟浴之讹也(6,7,12)。【人】 路洛贾,春秋时晋人,见《史记》(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伯益支
读音:Yī'ná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唐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唐有伊难珠。”未详其他。
读音:Fèi费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以祖辈名字为姓氏,源于嬴姓。颛顼后人有大费,其子以祖名为姓氏。二是以国名为姓氏,夏禹之后。三是以封邑名为氏,春秋时楚国大夫费无极之后。四是源自其他民族变姓
读音:Huò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收载,其注引 《玉篇·目部》云: “䂄, 大视也。 或作。”未注明
读音:yī dǒu juàn一斗眷氏后改为明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历史上代北地区三字姓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亦俱收载。其据 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北魏时代北姓,后改为明氏。
读音:zàn真定人有瓒姓。(见《陇蜀余闻》)
读音:Érmén【源】 宋大夫耏班随宋武公伐长狄有功,赏以一城门,谓之耏门,子孙因以为氏(7,21)。【它】 张澍认为耏门非姓,实即耏氏(26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
读音:qǐ lián即出连氏。(见《西秦录》)
读音:Gānxiān【源】 周惠王少子太子带,即甘昭公,其子甘成公之后有甘先氏、甘庄氏、甘士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作〔甘光〕(76),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“甘莊(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