倛
【源】 倛,亦作魉,系古时驱逐鬼怪和疾病的面具,或以物为氏(9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倛,亦作魌,古时驱逐鬼怪和病疫的面具,或指物为氏。”可资参考。
【源】 倛,亦作魉,系古时驱逐鬼怪和疾病的面具,或以物为氏(91)。亦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
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;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亦收,其注云: “倛,亦作魌,古时驱逐鬼怪和病疫的面具,或指物为氏。”可资参考。
读音:Zhāngxǔ【综】 当系张、许两单姓所合成。台湾屏东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làng【源】 ①以水名为氏(60,62)。当指出湖北荆山东、而后西流之沦浪之水,见《水经注》(80)。②或系浪我氏、庄浪氏所改(60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21)。③女真人姓(213)。【望】
读音:Wū'nèmùěr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萨喇穆(23,63)。【人】 乌讷穆尔阿齐图鲁,清蒙古镶白旗人,世居萨喇穆鲁,顺治初从征山西、四川、广东有功,加授二等轻车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
读音:Hǎigān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Mǎnggùdài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; 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译作“忙兀歹”。
读音:tú dān【源】 源自金时女真人徒单氏(71)。【人】 徒丹恂,明时陕西富平人,任山西武乡县丞,见《富平县志》(71)。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,其引 《富平县志》注云: “徒丹恂,
读音:Tè【源】 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及《中国姓氏大全》(91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二十历史人名索
读音:Jiān/Jyan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Lāpǔqiēfū俄罗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 有载。原本指草鞋,或指物以为姓。未详其他。
读音:tǔ huǒ【源】 ①代北姓,见《河南官氏志》(7,12)。②唐时吐火罗氏之省译为吐火氏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或为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