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bǎo

【源】 ①《周礼》有保章氏(官名,春官之属,世守天文之变),因官为氏(6,9,12,60)。 ②春秋时楚国公族之后有保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 ③佤族斯翁氏族,汉姓为保(161)。 ④回族姓。【望】 山阳(17,418)。【变】 一作葆(17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3%。尤以云南多此姓。【人】 保申,春秋时楚文王傅(11,17,21)。


现行较常见姓氏。今天津之武清,上海之松江,广东之吴川、新会,贵州之普安,云南之河口、邱北、马关、陇川,河北之黄骅,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回族、傣族、藏族、傈僳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 《周礼》 保章氏,因官为氏。” 保章氏,乃 《周礼》职官名,为“春官” 之属官,掌管天文,世居此官者,或以 “” 为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云: “楚国族有保氏。” 此当系出芈姓。③藏族之保氏,乃聂赤赞普之后,其后有父系六族,其中有保氏族,以氏族为姓,出自代族 (王族)。

春秋时楚有保中,楚文王傅; 明代有保睿,南通人,曲江知县; 清代有保兆丙,乾隆癸未进士; 又有保希贤,画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ǎo【源】 西周古姓(94)。亦见《纂文》(6,11,15,239)及《姓苑》(9)。【变】 或为(7)。【望】 河南(17,418)。【布】 台湾屏东(64,68,261)、

  • 蘇蟒達

    读音:Sūmǎngdá羌族姓氏。汉意为 “命不落”。本房名,以为姓。后或改为单姓“苏”,盖取“苏蟒达”之首音谐以汉字“苏”而得。

  • 博碩

    读音:Bóshuò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鄂尔多斯、喀喇沁、科尔沁、土墨特(亦作土默特)等地(23,63,260)。【变】清正黄旗满洲主事索伦之妻为博什氏(260),〔博什〕似即博硕之异译。清

  • 吴祖

    读音:Wúzǔ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纳木升额之妻为吴祖氏(260)。

  • 亦卜剌

    读音:Yìbǔlà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明史》 收载,其注云:“蒙古族姓。明有亦卜刺·因王。” (按: 疑此为 “亦不剌”之别译,姑兼收以备考。)

  • 叔袁紇

    读音:Shūyuánhé【综】 顺阳王仲景前妻为叔袁纥氏,见《北史·阳平王新成传》(27)。一说,即袁纥氏。

  • 阿答兒斤

    读音:Ādáérjīn元代蒙古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蒙古族》 引 《蒙古秘史》 收载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哀駘

    读音:Āitái【综】 春秋时卫有哀骀它,见《庄子》(17,21,60)。历史上较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庄子》 曰: “(春秋)卫有哀骀它。”其为哀骀氏之始耶? (按

  • 真珠

    读音:Zhēnzhū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新唐书》收载,“唐有真珠叶护。”未道其详。(按: 疑“真珠”非姓,姑收录以备考。)

  • 读音:yān【源】 系自嬴姓。奄侯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古奄国,春秋时在鲁地,故城在今山东曲阜东。一说,奄氏所改(60)。【望】 南昌(17,418)。【布】 宋时豫章(故治在今江西南昌)多此姓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