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fú

【音】 亦音拂(Fú)(80)、弗(Fó)(91)。【源】 ①春秋时鲁中牟大夫茀肸。亦作佛肸,佛姓宜出此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一说,佛肸为晋大夫,赵简子之邑宰(7)。②或出佛图氏(60,62)。【望】 中牟(1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很少。【人】 佛正,明时河南封丘人,任安庆卫千户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运城、临汾、忻州,河南之封丘等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注引 《万姓统谱》 云: “鲁佛肸 (按: 或作 ‘茀肸’) 之后,以名为氏。”佛肸,春秋末期晋国范中行的家臣,中牟宰,凭此以拒赵简子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姓氏寻源》 云: “或出佛图氏。” 佛图,或作浮图、浮屠、佛陀、佛佗、没驮、勃驮、菩提等,均为梵文buddha之音译,写为汉字,渐次形成不同词意。“佛陀” 多指教主释迦牟尼; “佛图” 则指塔及寺院。佛教徒为表现其皈依佛教的决心,或改姓佛图氏,省而为佛氏。

一音fú,亦现行姓氏。

晋代有高僧佛图澄; 宋代有僧人佛印,能诗,与苏轼、黄庭坚等著名文人相善; 元代有佛宝; 明代有佛正,安庆卫千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揚于

    读音:Yángyú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后以采邑为氏者有扬于氏(60,62,63)。【变】 作〔扬干〕(17)、〔杨干〕(19,21),均误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《

  • 读音:xī【源】 系自姜姓。春秋时齐公卿高傒之后,以字为氏(8,15,21,60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;其据《路史》注云:齐卿高傒之后,以字为氏。(按: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源於高姓。齐

  • 读音:Bèi贝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地名为姓氏。古代有世居贝丘(今山东博兴东南)者,以地名命姓。二是以国名为姓氏,出自姬姓。周有■国,为宗室子孙采邑,后代子孙去邑旁为贝氏。贝姓历史人物有贝

  • 蛭

    读音:Zhìbā【综】 蛭拔寅,敕勒部(即铁勒部)人,见《魏书·节义传》(27)。

  • 越勒

    读音:yuè lè【源】 ①其先库狄越勒部酋长,以部因氏(6,7,12,27,60)。勒为勤之讹,越勤本部落名,居于跋那山,山在今陕西榆林东北,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,其酋率部万余家归魏,居五原之北,因以

  • 读音:Niè【综】 明时掜大伦奉诏往谕佛麻国,见《奇姓通》(86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 《奇姓通》 收载;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“捏古”据《姓氏寻源》 云:“掜,鱼列切,音 ‘孽’,

  • 胙和

    读音:Zuòhé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胙和,疑乃“昨和”之讹,羌姓。)

  • 读音:huò宋大夫尹获之后。(见《广韵》)宋大夫盂获之后。(见《万姓统谱》)

  • 公伯

    读音:gōng bó【源】 周时列国公子,以次第为氏,如公叔之类(60,62)。一说,春秋时鲁大夫公伯寮之后(17)。【望】 鲁郡(17,418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《姓氏

  • 徐佳

    读音:Xújiā【综】 清文宗玫贵妃为徐佳氏(72)。镶蓝旗满洲护军五黑之妻亦为徐佳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