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杜加
【综】 土族姓。什杜加原义为羊圈。世居青海互助,汉姓为杜(195)。
【综】 土族姓。什杜加原义为羊圈。世居青海互助,汉姓为杜(195)。
读音:jiān【源】 菅,春秋时宋地(故址在今山东金乡、城武接壤处)。鲁大夫食采于菅,其后以邑为氏(6,17,60)。【望】 赵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菅禹,汉
读音:Bùn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二派,出佛纳赫村、公额理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后改为布、卜二氏(180)。【布】 河北承德有此姓(180,181)。【人】 清镶黄旗满洲前锋
读音:Āyú现行彝族姓氏。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。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读音:Sà【音】亦音Cuò(73,91)。 【源】见《何承天纂文要》(7,12,15,60)、《广韵》(86)、《直音》(15,21)及《姓苑》(9)。 【望】北海(17,418)。 【布】大陆仍有此
读音:Pénɡkèyī【综】 佤族姓。世居云南西盟。后又分出彭克依朗(亦作彭气龙)、彭克依塞二姓(158,159)。亦作〔彭气〕(160)。
读音:gǒu【源】 汉时有狗未央,见《印薮》(15,21,61)。此为狗姓之始。【布】 大陆仍有此姓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长治、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汉族、傈僳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
读音:Hǎlǎlóu元代“色目人” 姓氏。乃元蒙色目人三十一种姓之一。本为部名,以部为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 (元) 太祖时西域哈喇娄部主阿尔斯兰汗来降。《列传》 沙全
读音:Bā’ěrgáqìn【综】 清蒙古镶白旗、蒙古镶红旗中均有巴尔噶沁氏(260)。
读音:zhōng【源】 ①春秋时魏公子牟之后。魏得中山(故城在今河北正定西北40里之新市城),以邑与之,子孙因以为氏(11,60)。 ②《逸周书》中有中旄父,中姓当出此(60,63)。 【望】太原(1
读音:Tóng【源】 垌冢,地名,在今湖北省,以地为氏(91)。【变】 一作〔坰〕(24,62)。【人】 垌夫,宋时汉川人,嘉定进士(15,21,80)。然据张澍考证,垌夫为名,姓王(26)。罕见姓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