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亦不剌

亦不剌

读音:Yìbùlà

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补元史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蒙古族姓。元有亦不剌·金; 明有亦不剌·阿尔秃斯。” (按: 疑此为“亦卜剌”之别译。)

猜你喜欢

  • 怯烈

    读音:Qièliè【源】 怯烈即克烈之异译,为元时蒙古一部,以部为氏(397)。《元史》分克烈、怯烈为二姓,实系同源。【变】 亦作〔怯列〕、〔蒙古怯烈〕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奇味〕(24)

  • 读音:Fēi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元和姓纂》 收载,“汉有奜禹。”《汉语大字典》亦收,注“同奜”。详见“奜”条。

  • 读音:Cì/Tsyh,Tsz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江苏武进有此姓(314)。

  • 阿番孛術律

    读音:E-fānbóshùlǜ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三朝北盟会编》,而周春《姓谱》误为阿番、孛术律二姓(70)。

  • 辟闾

    读音:bì lǘ卫文公曾孙居楚丘,营辟闾里,后世因为辟闾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辟闾,剑名,工铸者以为氏。▲〈晋〉辟闾嵩。

  • 納擇普

    读音:Nàzépǔ彝族姓氏。本氏族名,以之为氏。未详其他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彝族》。

  • 赫哲

    读音:Hèzhé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赫车氏(256),镶黄旗满洲护军都义格之妻为和折氏(260),〔赫车〕、〔和折〕等似均为赫哲之异译。清代满族

  • 公孫

    读音:Gōngsūn【源】 ①相传神农同母之弟勗,嗣少典(黄帝之父)国君,世为诸侯,后以公孙为氏,盖轩辕帝(即黄帝)初姓公孙,后改姬姓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 ②春秋时诸侯之孙皆为公孙,后亦有以为

  • 鉗甘

    读音:Qiángān【源】 《中华姓府》(63)。

  • 延丘

    读音:Yánqiū【源】 延丘,故地名,在今河南濮阳东,因春秋时吴国公子延陵季札息于此丘得名,后乃以地为氏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又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 “地名,在豫阳县东,因延陵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