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Xí

习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以国名为姓。春秋时有诸侯国习国(今陕西丹凤),国灭后,其族人有以原国名命姓者,为习姓。二是以地名为姓,源于姬姓。春秋时有地名少习(今陕西商县东),后称为武关,居其地者,有人以地名“”为姓。

习姓发源于今陕西,经过长期的历史迁徙,如今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,尤以湖南、陕西等地为多。

习姓历史人物有习郁,汉朝大臣。相传他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梦见苏岭山神,习郁就在苏岭山建立神祠,刻二石鹿于祠前神道两侧,百姓称之为鹿门庙,苏岭山从此改称鹿门山。他在襄阳岘山南,依照范蠡的养鱼方法修建了一个鱼池,并在池边种满了竹、芙蓉等植物,人称习家池。著名诗人李白、孟浩然、皮日休、贾岛等,均有诗描写习家池美景。习温,东吴襄阳人。自幼爱读圣贤书,博学多识,一生为官清正廉洁,不以权势自居自傲,对子女要求也相当严格。

习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三百三十二位。


习,国名。汉有习响,为陈相。(见《风俗通》)

以地为氏。少习,本地名,析县东之武关。(见《左传·杜预注》)

出襄阳,晋有习凿齿。(见《广韵》)

▲<汉>习承业,襄阳人,汶山太守。<明>习经,新喻人,詹事府詹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若蘭

    读音:Wēnruòlán【源】 代北三字姓(27)。或即温石兰氏。

  • 奚耶勿

    读音:Xīyēwù【源】 隋唐时回纥内九族之第九姓为奚耶勿氏(421)。【变】 亦作〔奚邪勿〕(17,62)。历史上回纥族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觿》亦收,乃回纥九姓之一。

  • 读音:Bà【音】 又音霸(Bà)(91)。【源】 见《集韵》(86)。或系罢敌氏所改(62)。【布】 台湾花莲有此姓(68,261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《汉语大字典》

  • 读音:X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7,9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解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勒耿

    读音:Lègěng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丁惹家支 (375)。

  • 烏桓泥

    读音:Wūhuánn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納合

    读音:Nàhé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。纳 合,金女真部落,亦作〔纳喝〕,部人居耶悔水(今辽宁开原东的叶赫河)等地(397,426)。以部为氏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纳哈塔氏(24)。亦

  • 羌憲

    读音:Qiāngxiàn【源】 ①春秋时郑公族有羌宪氏,见《路史》(17,62)。②春秋时卫公族羌之孙宪为羌宪氏,见《世本》(4,7,12,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

  • 读音:qí【音】 又音姬(Jī)(12,21,60)。【源】 见《通志·氏族略》(12,21,60)。【变】 亦作丌(12,21,60)。又俗作(亣)(264)。【望】 天水(62,418)。【布】

  • 读音:Tài【源】 源出不详。安徽淮南有此姓(362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“肽” 为有机化学用字,字之产生,为时颇近,作为姓氏,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