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zhǔ

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。古有主国,灭于楚,其地为楚大夫食邑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)。②系自嬴姓。战国时赵肃侯之子赵武灵王,自号主父,让国于其子赵惠文王,其后有主父氏,至汉主父偃,始改姓主(6,12,17,60)。③宋初避太宗之讳,改匡姓为主氏(17)。【变】 宋政和年中,禁天下不得称主及君,乃改主姓为康氏(7)。【望】 冯翊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四川德昌(333)、浙江普陀(297)、诸暨(368)、江苏武进(314)、云南镇雄(331)、山东沂水(332)、新泰(359)、新疆呼图壁(342)、上海嘉定(351)、辽宁(91)、北京、河北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主胃,隋时人(15,21)。主问礼,明时山东益都人,洪武己卯举人,任主事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河北之辛集、景县,辽宁之清原,山东之昌乐,山西之太原、临汾,江西之宜丰,福建之浦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郑樵注云: “赢姓,即主父氏也。或单言主氏。《姓纂》 云:‘今同州有此姓。’” 战国时赵武灵王号主父,其子孙或以为氏。

三国时有主亢; 随代有主胄; 五代有主禄,团练使; 明代有主问礼,官主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瓏奇爾

    读音:Lónɡqí’ěr【源】 清时居于黑龙江下流的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合于赫哲族(429)。

  • 拉西

    读音:Lāxī【综】 土族姓。拉西在土语中原义为牛圈。汉姓为牛(195)。

  • 浮于

    读音:Fúyú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
  • 读音:Chú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台湾台东、台北、高雄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灵石,陕西之韩城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,《新

  • 读音:què三城胡酋之姓。(见《魏书》)

  • 读音:Jì【源】 见《姓氏考略》(60)。【布】 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高淳(305)、河南临颍(339)、山西汾阳(278)、云南昆明(62)、台湾桃园、台北(68,261)、河北三河(285)、

  • 納塔

    读音:Nàt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 居尼玛察(23,63,180,260)。源自金时女真人纳坦氏(23)。【变】 清驻防达虎里正黄旗中有纳 搭氏,世居打牲地(259,260),〔纳搭〕似即纳搭

  • 蒙戈勒

    读音:Měnggēlè【综】裕固族姓。属大头目家部落,世居甘肃肃南,清末民初采用汉姓孟(198)。裕固族姓氏。本户族名,以为姓,后或取其首音谐以音近之汉字 “孟” 而为单姓。或译作“蒙格勒”。

  • 稟丘

    读音:Lǐngqiū【源】 禀丘(故城在今山东临沂东北),春秋时齐大夫食邑,因氏(91)。

  • 嵬立

    读音:Wéilì【源】 西夏人姓(95,24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