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鲁诗故

鲁诗故

三卷。清代马国翰辑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,有《鲁诗故》二十五卷,《鲁诗说》二十八卷。魏晋改朝换代屡经兵火,鲁诗大概在晋室南迁江东时即已失传。清代学者根据司马迁曾师从孔安国,认为司马迁所学即是鲁诗,但据《汉书》记载,司马迁从师孔安国学的是《尚书》,学鲁诗一说大概是出于推测。同样,认为刘向世传鲁诗,所著《说苑》、《新序》、《列女传》引述诗句即为鲁诗,也有疑义,刘向诸书也是杂采众说,不一定只以鲁诗为本。由于缺乏可信史料,本书所辑难免有经不起推敲之处。如“柬兮柬兮,方将万舞”一句,本书根据高士奇《天禄识余》引述申公解释,“柬,伶,官名。耻居乱邦,故自呼而叹曰:柬兮柬兮,汝乃白昼而舞于此”,但高士奇此文不知源于何处,难以证信。又如“波涕涟涟”一句,沿袭了王应麟《诗考》的错误,实际上王逸注引诗与现行版本一致,况且“涕泣交会,涟涟而流也”,用“波”字没什么道理。再如“丝衣其,会弁俅俅”一句,注解称杜佑《通典》第四十四卷引《五经通义》说诗中用“”字和“会”字,但查《通典》该卷文字,原文是“灵星为立尸,故云丝衣其紑,载弁絿絿”,与现行毛诗“丝衣其紑,载弁俅俅”一致(俅通絿)。不知马氏所据何在。这些错误陈乔枞《鲁诗遗说考》均未收录,明显高之一筹。本书现存嫏嬛馆补校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钦定西清砚谱

    二十五卷。清于敏中、梁国治、王杰、董诰、钱汝诚、曹文埴、金士松、陈孝泳等八人奉敕编写,门应兆奉敕绘画。于敏中(1714-1779),字叔子,一字重棠,号耐圃,金坛(今江苏金坛县)人。乾隆年间进士,初授

  • 林外野言

    二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元郭翼(1305-1364)撰。翼字羲仲。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自号东郭生。又称野翁,而名其集为《林外野言》。翼另著有《雪履斋笔记》。翼学识渊博,终生不得志,故偃蹇学官,刻意于诗文。

  • 尚书中候

    ①一卷。原题阙名。此卷所辑,共有十条。其中,只有“周公归政于成王,太平制礼,鸾凤见“一条,与《太平御览》所引完全相同,其他九条如“尧沉璧于河,白云起,回风摇落”条,“帝尧即政,景星出翼”条,“尧即位七

  • 邯郸县志

    八卷。明张第修,张成教纂,卢龙云续修,宋仕明续纂。张第,山东茌平人,曾任邯郸县知县。张成教,邯郸人,曾任陕西巩昌府通判。卢龙云,广东南海人,曾任邯郸县知县。宋仕明,广东普宁人,曾任邯郸县教谕。万历元年

  • 四书讲录

    五卷。清胡统虞撰。统虞字孝绪,湖南武陵人,官国子监祭酒。是书一卷《大学》,二卷《中庸》,三卷《上论》,四卷《下论》,五卷《孟子》,系统虞在金台社为诸子讲学,其子觐征录而存之。统虞学宗阳明,唯不甚驳难朱

  • 三国志演义

    见《三国演义》。

  •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保越平闽实录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宁海将军固山贝子,即富喇塔。康熙十三年(1674),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响应吴三桂叛乱,康熙帝命富喇塔等率兵讨之。本书所记即富喇塔在温州与耿军作战及暂回处州之事,起于康熙十五年(1676年

  • 蛮书

    十卷。樊绰撰。樊绰,生平不详,唐懿宗咸通三年(862)到安南(今越南河内),为安南经略使蔡袭幕僚。时值南诏第三次进攻安南,交趾一战,蔡袭全家和随从70余人战死,樊绰长男樊韬及家眷14人一并陷没。樊绰于

  • 禹贡今释

    二卷。清芮曰松撰。芮曰松字次乔,安徽当涂人,生卒年不详,为清代后期学者。康熙年间,内阁学士蒋廷锡作《尚书地理今释》,其所释,为当时之地理。以后的地理沿革又发生了一些变化,如康熙时期,雍、梁二州的山川多

  • 元诗纪事

    四十五卷。清陈衍(生平见《石遗室诗话》条)编。由于唐宋、金代诗均有纪事,而元代独无。清初顾嗣立所辑《元诗选》影响颇大。钱大昕想与之同步,故采各家诗文集、笔记与《元史》资料辑为《元诗纪事》。然而,《元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