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鬻子

鬻子

一卷。相传是西周时期鬻熊(生卒年不详)所作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,《鬻子》有二十二篇,到南朝庾仲容和唐朝马总《意林》所著录的仅存六篇。现存今本《鬻子》为十四篇,是唐代逢行珪所注,内容“篇或错乱,文多遗阙”。每篇只有短短一章,寥寥数语,缺漏不全。每篇所标篇名,多生涩费解,所标篇次,也大都前后紊乱,因此引起了后世学者的怀疑。明朝学者宋濂在《四部正讹》一书中指出:“今本《鬻子》,其文质,其义宏,实为古书无疑,”断定其为先秦以前的作品。关于《鬻子》一书的作者,《汉书·艺文志》称鬻子名熊,“为周师,自文王以下问焉。周封为楚祖。”这同贾谊《新书·修政语》下篇所记文王、武王、成王请教过鬻子的那段记载完全符合。可是,这些记载却与《史记·楚世家》中“周文王之时,季连之苗裔曰鬻熊。熊子事文王,早卒”。“楚熊通曰:‘吾先鬻熊,文王之师也,早终’”相矛盾。鬻熊的生存年代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。《鬻子》一书中的思想内容十分精湛,其主张宇宙万物是不停地运转,万事万物生长死亡,互相衔接,层出不穷,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思想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将《鬻子》列为道家著作,大概当时学者看到《鬻子》中关于宇宙观的论点,在某些地方有同《老子》一书中的观点相似,而将他并入道家,实际上这是错误的。关于《鬻子》的版本,主要有:绵眇阁本,别六子全书本,十二子本,子汇本,《墨海金壶》本,守山阁刊本,明自得轩刻杨慎评本,即诸子褒异本,明嘉靖甲辰刊五子本,道藏本二卷,《四库全书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毛诗问难

    一卷。三国魏王肃撰,清马国翰辑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《毛诗问难》二卷,已佚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同。是篇是马国翰从孔颖达疏《毛诗正义》辑得七节,皆王肃攻郑玄之作,《问难》亦申毛以难郑。如《小雅》“大夫不

  • 督蜀疏草

    十二卷。朱燮元撰。朱燮元(1566-1638),明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,字懋和,号衡岳。万历壬辰(1592)进士,由大理寺评事历官四川布政使。天启元年(1621),以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及贵州水西土目

  • 杜诗分类

    五卷。明傅振商撰。傅振商字君雨,汝阳(今属河南)人,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三十五年(1607)进士,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。杜诗分类始于王洙千家注。傅振商此编,则又因千家注本小为更定而成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为存目

  • 阴持人经注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。根据史料分析,此经为汉代安世高(约二世纪)所译。名虽曰经,而首却用如是我闻语气言事。经注释“阴”有五阴,释“持”谓十八持,即十八界。释“入”谓有十二入。以上为释名。次言十二因缘。提出四

  • 称人心

    二卷。清陈二白(约1661年前后在世)撰。二白字于令,江苏长洲(今苏州)人。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。本剧与《风流配》情节大体相同,但剧中人物姓名、诗词各异。可能当时传闻其事,编导者各编演一剧。写宰相卫廷谟

  • 世祖章皇帝圣训

    六卷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7)圣祖仁皇帝恭编,乾隆四年(1739)乾隆皇帝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。全书共有一百一十三则,分为三十二门,主要记述了清世祖章皇帝福临,幼龄践祚,定鼎北京,统一全国的事迹,对顺治

  • 香屑集

    十八卷。清黄之隽(1668-1748)撰。隽字石牧,号唐堂。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工诗、善作杂剧、传奇等。此集为作者早年所撰集。共十八卷。全书包括序一卷,诗十七卷。诗全部是集唐人诗句而成、序也是集唐人

  • 卢植礼记解诂

    一卷。汉卢植撰,清黄奭辑。是编用臧庸、马国翰二版本互相校正。如门以向堂为正三句,附属《檀弓》夫入门右下,不附属上文子游趋而就客位下,但为公家讳二句,《诗》、《书》典籍教训也七句,不讳新君二句,收入《曲

  • 尚书解诂

    五十八卷。近代柳荣宗(详见《说文引经考异》)撰。此书原稿不分卷。若以《尚书》的篇目次序来考订的话,知其为五十八卷。此书之解诂颇为精审,引证也详明、确当,可补前人之不足。如释《尧典》中“曰若稽古帝尧,曰

  • 隶篇

    十五卷,续十五卷,再续十五卷。清翟云升(生卒年不详)撰。云升字文泉,又字舜堂,掖县(今属山东)人。桂馥弟子,道光二年(1822)进士,官国子监助教。是书采取汉魏以来金石砖瓦等器物上的隶字,各依其偏旁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