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铅山县志

铅山县志

①十五卷,清郑之侨纂修。郑之侨,字东里,广东潮阳人,乾隆二年(1737)进士,乾隆五年(1740)任铅山知县。《铅山县志》乾隆八年(1743)刻印。此志舆地志、建置志中,凡旧志讹误之处,皆予订正;户口、田赋,俱照《赋役全书》;土产载述,详实具体。惟旧志将诗文、杂作分载于山川名胜之下,本极得体,而此志反把所有诗文全部收入艺文志中,致与景物不相映衬,编排应不如旧志妥当。其选举志不知用表。其秩官志,于宋代知县,不载年代,仅列姓名,多至八十余人,又皆不言所据,其搜罗虽多,但真实程度却无法取信于后人。② 三十卷,首一卷,清张珽衍等修,华祝三等纂。张珽衍,字楚白,陕西咸阳人,监生出身,同治九年(1870)署任铅山知县。同治十年(1871)张珽衍奉檄续修县志,以翰林院编修、邑人华祝三为总纂,翰林院庶吉士饶佩勋辅佐,率诸邑贤分纂,稿未定,张珽衍他调,续由知县毓斌继承其志,历数月告竣。《铅山县志》同治十二年(1873)刻印。其总纲分为:地理志、建置志、食货志、学校志、武备志、职官志、选举志、人物志、艺文志、杂类志等十门。此志地理志有质疑数条,以前各志,讹谬相沿,重复遗漏,难资考证,此志遍历典籍,深入考据,加以订讹补缺,详注于各条之下,一目了然。其武备志武事目,自咸丰六年(1856)太平天国起义以后,逐年开列,颇为详备,惟无出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孟子事实录

    二卷。清崔述(1740-1816)撰。崔述字武承,号东壁,大名(今属河北)人,曾官任福建罗源、上杭等县知县。崔氏博览群书,以群经的传记注疏往往与经文有异,故从怀疑而辨伪、考信,认为传注不可尽信,考辨先

  • 论学制备忘记

    一卷。清段玉裁(1735-1815)撰。段玉裁字若膺,号茂堂,江苏金坛人。乾隆举人,至京师,师事戴震,后任巫山县知县,以父老引疾归,居苏州枫桥闭门著书三十余年,著有《六书音韵表》、《古文尚书撰异》、《

  • 双叩阍

    二卷。清张蘩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蘩字采于,苏州人。据其卷前自序,张蘩乃一才女,工诗词,“丙戌应征北上,设帐王府,馆课之暇,奉内主命撰杂剧数种,悉付家优。”当她听到冯氏伉俪叩阍雪冤之情,即演为杂剧。其情

  • 痎疟论

    一卷 明卢之颐(1598-1664)撰。卢之颐字子由,又子繇,一字繇生,号芦中人,一号晋公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其父卢复精通医学,颇有医名,兼通佛学。卢氏自幼得家传,又多得名师传授,曾向王绍隆学习仲

  • 上海县续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吴馨、洪锡范修,姚文楠等纂。吴馨,字怀久,又字畹九。民国元年知上海县。洪锡范,字伯言,江苏省太仓县人。县知事。姚文楠,字子让,江苏上海县(今上海市)人。吴馨知上海县事,民国元年

  • 丁卯集

    二卷。《续集》二卷。《续补》一卷。《集外遗诗》一卷。唐许浑(约844前后在世)撰。许浑字用晦,润州丹阳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武后朝宰相圉师之后。考《新唐书》宰相世系表,圉师为安陆许氏。许浑为其后

  • 阆风馆诗集

    二十二卷。明马朴撰。生卒未详。马朴,字敦芳,同州(今陕西大荔)人。万历四年(1576)举人。授景州守、补易州、擢襄阳知府,迁云南监察御史。事迹具详《(康熙)同州府志》列传。此编共古体诗一卷、四言古诗三

  • 孟子附记

    二卷。清翁方纲(详见《论语附记》)撰。《孟子附记》为方纲所撰诸经附记之一,大旨尊朱熹处多,订朱熹处少;征引他说多,独出心裁者少;所作论断,多在语脉文势之间,很少涉及义理考据。“附记”除订正朱子说偶有自

  • 忆记

    四卷。明吴甡撰。吴甡字鹿友,号耑愚,晚号柴庵,扬州兴化(今江苏兴化)人。万历四十一年(1613年)进士,天启中曾官至御史,因忤宦官魏忠贤而削籍。崇祯初官复原职,后升任礼部尚书,兼东阁大学士。李自成农民

  • 史佚书

    一卷。周尹佚(生卒年不详)撰。佚又作逸,周太史,故又称史佚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云:“少昊之子封于尹域,因以为氏,子孙世为周卿士,食采于尹,故或谓尹佚。即少昊之裔也。”班固认为佚是成康之臣,贾逵认为是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