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道德真经义解

道德真经义解

四卷。宋息斋道人(生卒年不详)撰。息斋道人,即李嘉谋,字息斋,四川双流(今属四川成都南)人,曾官任襄阳府宗正丞。传说他精通道术、儒学,晚年信道。撰有《道德真经义解》、《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》等。宋人研究《道德经》者,关于道德分体与否多有争议。息斋道人坚持道德分见的看法,所以他撰《道德真经义解》将《老子》分为《道经》、《德经》上下卷共八十一章。他认为《道德经》微妙玄通,深不可测,天地有尽,此道无穷;并对该书分章作解,每章统论大义,顺文衍义,以求道、治国、修身之说释解《老子》。后世学者对于此书的作者众说不一。除有学者认为是李嘉谋所作外,也有人认为是李荣之作。但一般认为是息斋道人李嘉谋所作,而李荣作此书之说似传抄之误。此书释义有反证之言,较为可贵;注释明畅,是读王弼注本的重要参考读本;对于研究《老子》其他注本,亦有可鉴之处。现存明《道藏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秋厓诗集

    四卷。清朱克生(1631-1679)撰。朱克生字周桢、一字念莪,号秋厓。宝应江苏扬州人。克生学问渊博,遍览群籍,但仕途不倡,不得已致力于诗骚。其诗有盛唐诗气象。其古文辞,如论史、论治河、论荐举等用世之

  • 新宁县志

    二十六卷首一卷,清张葆连修,刘坤一等纂。张葆连,汾阳人,曾任新宁县知县。刘坤一(1830-1902),字岘庄,湖南新宁人,廪生出身。咸丰五年(1855)率团练从清军镇压太平军。后从族侄刘长佑编入湘军,

  • 曹江孝女庙志

    十卷。清沈志礼撰。沈志礼字范先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官至广东按察使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书原为会稽人印君素初编,张噩续纂,均未成书。沈志礼乃据旧志重辑撰成。东汉会稽孝女曹娥事迹,三国魏邯郸淳所撰《曹娥碑》

  • 东家杂记

    二卷。宋孔传撰。孔传为孔子第四十七世孙,初名若古,字世文,兖州仙源(今山东曲阜东北)人。高宗初南渡,流寓衢州(今属浙江),官至右朝议大夫、知抚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,封爵仙源县开国男。卒年75岁,时间不

  • 延休堂漫录

    三十六卷。明罗凤(约1510年前后在世)撰。罗凤,字子文,号印冈,应天(今南京)人,生卒年均不详,曾官至石阡府知府。《延休堂漫录》或录汉晋以来的遗事,而错杂明代事迹;或详记明朝人物和典制、却泛袭前代事

  • 百花洲集

    二卷。明邓云霄撰。邓云霄,字元度,广东东莞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进士。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。著有《解弢集》(已著录)等。此集乃云霄官长洲时所作,故以百花洲为名。其诗近体居十之八九。确

  • 隶辨

    八卷。清顾蔼吉(生卒年不详)撰。蔼吉字畹先,号天山,又号南原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以岁贡生充书画谱纂修官,任仪征教谕。善画山水,精缪篆八分书。顾氏《自序》云:“《隶辨》之作,窃为解经作也。字不辨,则

  • 居学余情

    三卷。明陈中州(约1497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中州,字洛夫,初号太鹤山人,复自号亢惕子,青田人。宏治中由贡生官庐江县教谕。因久落拓不得志,乃佯狂恣肆,荡然于礼法之外。《居学余情》虽曰文集,实则游戏之文,

  • 诗人玉屑

    二十卷。宋魏庆之撰。魏庆之,字醇甫,号菊庄,建安(今属福建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博学多才,不求科第,唯喜菊,种菊花千丛。经常和骚人逸士畅谈,举杯作诗。所著诗话《诗人玉屑》,又称《诗益嘉言》。凡二十卷(或为

  • 广雅释诂疏证拾遗

    四卷。清俞樾撰。俞樾(1821-1907)字荫甫,晚年号曲园,学者称曲园老人,浙江德清县人。道光三十年(1850年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散馆授编修;咸丰五年(1855年)官河南学政。因事罢职,侨居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