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通俗编

通俗编

三十八卷。清翟灏撰。翟灏生平见“尔雅补郭”。《通俗编》卷首有乾隆十六年(1751年)周天度序,其书当即刊行于是年。周序谓翟灏“往来南北十许年,五方风土,靡所不涉”,为搜辑俚言俗语付出了艰辛劳动。全书搜辑通俗常语五千余条,包括词、词组、熟语、成语等。析为三十八类,类各一卷:天文、地理、时序、伦常、仕进、政治、文学、武功、仪节、祝诵、品目、行事、交际、境遇、性情、身体、言笑、称谓、神鬼、释道、艺术、妇女、货财、居处、服饰、器用、饮食、兽畜、禽鱼、草木、俳优、数目、语辞、状貌、声音、杂字、故事、识余。凡经史子集、诗文词曲、小说字书,以及释道、艺谈、诗话等书中的材料,无不广泛搜罗,有些材料,尚可能是亲自从民间采录者,是书资料丰富博赡;对所收词语皆注明出处,有些还加按语,考求语源,说明变化,并引书证释,内容殊详审。《通俗编》比较突出的缺点是引书往往删节不当,或出处不详,读者检阅原文颇为不便;对有些词语意义的训释有错误,或不确切,对词语源流变迁的考辨,也不尽妥当;遗落未收的词语为数亦不少。清周中孚《郑堂读书记补逸》曰:“山舟梁氏常出所著《直语类录》示余,余叹以为善。比复见晴江手辑《通俗编》,则勾稽证释,视山舟详数倍焉。盖晴江之为是书颇尽一生精力,故能搜罗宏富,考证精详,而自成其为一家之书,非他家所能及也。”清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》曰:“翟氏书共三十八卷,分三十八门,采取极博,下至稗官小说,无所不搜。而经史所有,转有遗落者,如俗以鸡之种大者为大僆头鸡,本于《尔雅》未成鸡僆;俗以附和人为吃屁,本于《列子》承公孙之余窍;此类甚多,不可枚举。然异闻琐事,足以资谈助,正俗谬,其《俳优》、《故事》两门,尤可观也。此事始于王伯厚《困学纪闻》,‘俗语多有所本’一条,所载皆经史语。自后陶宗仪《辍耕录》、杨慎《丹铅总录》、胡应麟《庄岳委谈》、郎瑛《七修类稿》等书,多喜证据俗事,渐近小说。近儒钱竹汀《恒言录》专取经史诸子,不及猥谈。赵云松《陔余丛考》间载闾里謏辞,加以证佐。翟氏书在钱赵之间,虽各不相谋,要为繁富独出者矣。”《通俗编》以仁和霍氏无不宜斋三十八卷本为足本,《函海》本不分类,则其初构未成之本也。1957年商务印书馆把《通俗编》与梁同书《直语补证》合并排印,并编有四角号码索引,是目前最为通行的本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倪高士年谱

    一卷。清沈世良编著。世良字伯眉,广东番禺(今广州)人,诸生,选授韶府教授。该书记元末大画家倪瓒事迹。倪瓒字元镇,号云林子,以倪云林名世。此谱搜采广博,考证亦详。至其荟萃之富,可视作云林画史。卷首有其子

  • 文星榜传奇

    二卷。清沈起凤(详见《报恩寺传奇》)撰。本剧主要情节取材于《聊斋志异·胭脂》。剧写苏州王又恭慧而美。扬州有告退大臣向诰欲以女采苹嫁之。而王已与当地富豪甘菊录女碧云订婚,故辞之。又有医生女卞芳芝属意王生

  • 甘薯录

    一卷。清陆耀(?-1794)撰。陆耀,字朗夫,一字青来,吴江(今江苏吴江县)人。乾隆十七年(1752)中举人,做过多年地方官,官至湖南巡抚。作者编撰《甘薯录》旨在倡导、推广甘薯的种植,较为详细地论述了

  • 佛金山馆秦汉碑记

    一卷。清牟房撰。牟房,字农星,一字醒农,山东栖霞人。历任长清县教谕,浙江安吉、会稽(今绍兴)二县知县。著有《第七十三福地诗文稿》。书中著录秦汉碑跋24篇。所录虽少,但有些考释有新的见解,都能做到以碑证

  • 离骚中正

    (无卷数)。清林仲懿(生卒年不详)撰。林仲懿,字山甫,栖霞(今山东栖霞)人。康熙五十年(1711)举人,官至铜陵知县。卷首有《读离骚管见》数则。本书评屈原作品以儒家正统观点为标准,称屈原作品以执中为宗

  • 实藏论

    一卷。姚秦释僧肇撰。僧肇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注》条。《实藏论》目录,最早见载于日本国珍月录,唐初以前诸家目录均没有记载。入藏始于明代,全书不过万言。分三品,即:空有品第一,述众生由真起妄之原因,

  • 栖霞小志

    一卷。明盛时泰撰。盛时泰,字仲交,南直隶上元(今江苏南京市)人,明嘉靖中贡生。著有《牛首山志》、《献花岩志》,俱甚罕见。明代焦罽曾刊行此志,传世颇稀,至清嘉庆中南京甘氏重将此志付梓,孙氏复取甘氏刻本重

  • 双桂集

    六卷。明徐墺编。徐墺江苏无锡人。生平履迹不详。是集录其祖徐环父徐允之诗。环字伯枢,元兵部侍郎徐宪之子。洪武间,常以茂才荐,擢上元县主簿,终临桂县丞。所著有《临桂集》。允字邦孝,所著有《水南集》。墺合为

  • 嘉树山房集

    二十卷。《外集》二卷。《续集》二卷。清张士元(1755-1824)撰。张士元,字翰宣,一字翰生,号鲈江,震泽(今江苏吴江)人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)举人。喜欢古文辞,与王芑孙、秦瀛、陈用光共同研究古

  • 拜鸳楼校刻四种

    五种,五卷。清末民国初沈宗畸(详见《晨风阁丛书》)编。丛书收入冒襄《影梅庵忆语》一卷《悼亡题咏附录》一卷。其中《影梅庵忆语》为悼董小宛而作,其文哀婉悱恻,耐人寻味,非有文学特长者,不能为此,近已刊于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