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转注古义考

转注古义考

一卷。清曹仁虎(1731-1787)撰。仁虎字来应,号习庵,嘉定(今属上海市)人。乾隆二十六年进士,官广东学政。工诗文,精小学、考据,尚著《转注古音考》等,有《宛委山房集》。是书历举晋卫恒以下至于清初各家关于转注的论说,并随举而批评之。其转注之说曰:“欲定转注之义,仍当以《说文》“建类一首,同意相受”二语求之。既曰“建类一首”,则必其字部之相同,而字部异者,非转注也。既曰“同意相受”,则必其字义之相合,而字义殊者,非转注也。”关于转注与会意、形声,假借的区别,他说:“转注近乎会意,而与会意不同。如以‘老’合‘丂’为‘考’,而‘考’字仍与‘老’字同义;以‘老’合‘’为‘’,而‘’字仍与‘老’字同义。如‘止’‘戈’为‘武’,而‘武’字已非‘止’字之义;‘人’‘言’为‘信’,而‘信’字已非‘人’字之义。转注者以此合彼而不离其原,会意者以此合彼而各自为义,此转注与会意之分也。转注又近乎谐声,而与谐声不同。如‘丂’字本有气碍之象,老人之哽噎似之,故以‘老’合‘丂’为‘考’,从‘丂’得声,而仍与‘老’同义;‘’字本有屈曲之象,老人之伛偻似之,故以‘老’合‘’为‘’从‘’得声,而仍与‘老’同义。如以‘水’合‘工’为‘江’,‘工’字本无‘水’义,而但取其声;以‘水’合‘可’为‘河’,‘可’字本无‘水’义,而但取其声。转注者彼与此属同义,谐声者一主义而一主声,此转注与谐声之分也。转注又近于假借,而与假借不同。转注者一义有数文,故‘’‘考’皆有‘老’义,而‘老’亦可称‘’‘考’。假借者一文有数义,故‘令’为‘号令’之‘令’,亦为‘令善’之‘令’,又为‘使令’之‘令’;‘长’为‘长短’之‘长’,亦为‘久长’之‘长’,又为‘长幼’之‘长’。此转注与假借之分也。”这些说法平允严谨,可资参证。此书辑入多种丛书,有《艺海珠尘》丛书本,《许学丛书》本,《求实斋丛书》本,《许学丛刻》本,《玲珑山馆丛书》本,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杨升庵夫人乐府词余

    五卷。明杨慎妻黄氏撰。其生卒年未详。是书虽标黄氏撰,但其所作实数不多。黄氏为杨慎之妻。杨慎(1487-1559)字用修,号升庵,四川新都人。正德六年(1511)廷试第一,授翰林修撰。世宗立,充经筵讲官

  • 陈副使诗

    一卷。宋陈洎(约1041年前后在世)撰。陈洎字亚之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陈洎为陈师道之祖,皇祐中官至三司盐铁副使。洎工诗,有诗集一卷。此集仅诗12首,金侃跋语称“陆绳仲从宋人墨迹卷录出。

  • 吴兴绝唱集

    四卷。《续集》二卷。明邱吉(生卒年不详)编。邱吉,字大祐,湖州(今属浙江)人。本书收录其乡元、明两代之诗,亦间及流寓;其人非吴兴而诗为吴兴,作者亦附于后。所录多涉俗艳,不尽诸家之长,且以绝唱为名,而邱

  • 是非学体要

    三卷。美国狄考文(详见《形学备旨》)、赫先志(即赫士,详见《声学揭要》)合译。是基督教伦理学专著。全书分三卷,卷一论是非原理;卷二论遵理之善;卷三论遵命之善。从内容分类而言,前一卷讨论是非之体,即理论

  • 复堂词话

    一卷。清谭献(1832-1901)撰。谭献原名廷献,字仲修,号复堂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同治六年(1867)举人。屡应礼部试不第。曾入福建学使徐树藩幕。历任秀水县学教谕及安徽歙县、全椒、合肥、宿松知

  • 集字系声

    二卷。清汪朝恩撰。朝恩著有《五音集字》十卷。其书立二十五字母为纲,五音为目,尽纳《康熙字典》之字于其下。因不便检查,复撰此书以为检字之用。首曰“字求声目录”,依《字典》自一画至十七画,凡二百十四部。凡

  • 史料丛编

    初二集。伪库籍整理处辑。辛亥革命结束了清代历史,清王朝内阁大库档案也多流失于个人之手,罗振玉曾获大量残档,并据以编辑《史料丛刊初编》。罗振玉晚年退居旅顺,又约日本人松崎鹤雄与其子罗福颐,整理尚存余之残

  • 圣济总录纂要

    二十六卷。宋徽宗(详见《圣济经》)敕编,清程林(生卒年不详)删定。程林,字云来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原书《圣济总录》卷帙浩繁,久而脱佚,程林购求得到三本残卷,加以整理补充,删汰繁冗,辑成此书。与原书相

  • 刘直洲集

    十卷。明刘文卿(约1561-1602?)撰。刘文卿,字徯如,江西广昌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十七年(1589)进士。官至南京兵部员外郎。文卿性孤介,曾忤权奸左迁。年仅三十三岁卒。此集为文卿文集,共十卷。其

  • 三家诗遗说

    八卷。清代冯登府撰。冯登府,字柳陈,号云伯,浙江嘉兴人,嘉庆进士,官宁波府教授。工诗善文,熟悉掌故。曾主修《盐法志》、《福建通志》,著有汉、魏、蜀、唐、北宋、清诸代《石经考异》六卷、《三家诗异文疏证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