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说纬

说纬

一卷。王崧撰。王崧(1752-1837)字乐山。云南浪穹人。嘉庆四年(1799)进士,官山西武乡县知县,曾主讲于晋阳书院。阮元总督云贵时,聘请王崧主修《云南通志》。另有《滇南志略》。《说纬》一书所收考订之文共四篇:《孔子删诗》、《诗大小序》、《舜家门之难》、《子见南子》。王崧淹通经史,尤长于考据。所以《说纬》一书征引繁富,却很少有自己的创见。如论“子见南子”:“南子者,卫灵公之夫人而太子蒯瞆之母,蒯瞆之子曰辄,于灵公为嫡孙。灵公卒,蒯瞆在外。辄乃立,南子主之。晋赵鞅纳蒯瞆于戚,与之争国。辄恐其位不固,欲用孔子以镇服人心。故冉有以夫子为卫君乎问于子贡,南子探知孔子无为辄之意,乃以聘飨之礼请见,欲孔子之为辄也。其时南子虽已寡居,然妇人之意,夫死从子,辄乃嫡孙,无异于子。孔子见时,辄当在侧,特记者略而不书。”王氏为圣人颂德,煞费苦心,考据至此,近乎主观臆说,如此穿凿,可谓弄巧成拙。《说纬》在每篇之后,所征引的史料很多,虽然很少有自己的创见,但给研究者提供了方便。《说纬》有《清经解》道光、咸丰补刊本、鸿宝斋石印本、点石斋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郑敷文景望书说

    见《郑敷文书说》。

  • 金文续编

    十四卷。容庚撰。参见《金文编》。此编专收秦汉金文,体例与《金文编》大体相同。1924年,容氏曾拟以殷周金文为上编,秦汉金文为下编刊出。但下编仅得五百余字,重一千一百余字,采摭未富,故未印行,便将殷周金

  • 啸园丛书

    六函,五十九种,一百八十七卷。清葛元煦编。葛元煦字理斋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《啸园丛书》所收书有对史学著作进行考证的书籍,论时事、风俗的著作,野史小说,诗文评论等,还有少量的医学著作。共

  • 上海县志

    ①八卷。明郑洛书修,高企纂。嘉靖三年(1524)刻本。郑洛书,上海县知事。此志纂修距弘治《上海县志》仅二十年,久佚。清咸丰十年(1860),邑令刘邭膏始得嘉靖本,宝山蒋剑人为此志参校新志,作沿革官司选

  • 姑苏杨柳枝词

    一卷。清汪琬(1624-1690)撰。汪琬字苕文,号钝翁,晚号尧峰,又号玉遮山樵,长州(今属江苏)人。顺治二十年(1655)进士,授户部主事、刑部郎中。报病假归,结庐尧峰山,闭户著书。康熙十八(167

  • 本棉谱

    一卷。清褚华(生卒年不详)撰。褚华,字文洲、秋萼,上海人。大约生活于乾隆时期。《木棉谱》引用了一些前人对木棉的记述和考证,着重讲述了木棉的种植方法及轧花、弹花、纺纱、织染用具等。《木棉谱》是上海一带种

  • 郑征君行述

    清郑知同撰。知同晚清人,生卒年及事迹未详。此书所述为其父郑珍(1806-1864)事迹。郑珍字子尹,贵州遵义人。道光十七年(1837年)举人。曾任古州、镇远、荔波训导,后征为知县,分发江苏,未行而卒。

  • 周易象考

    一卷。清茹敦和撰。茹氏易凡十一种,除《周易变卦考》未见外,余皆刊行。《周易二闾记》及《周易小义》二书曾经李慈铭重订,余皆原本。此《周易象考》,略依汉儒互体旁通之变、飞伏之法比辑彖爻辞例,证明说卦及荀虞

  • 彭县志

    ①四十二卷,清王钟钫纂修。王钟钫,湖南嘉善人,太学生,曾任彭县知县。彭县旧无志。王钟钫任县令后,适逢重修通志,檄调各县志,王氏则纂辑兹编以进。《彭县志》嘉庆十八年(1813)刻本,共四十二卷,为:卷一

  • 坊记集传

    二卷。明黄道周(其生平详见“月令明义”条)撰。是书为崇祯十一年(1638)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《礼记》注五篇之三。《坊记》为《礼记》篇名。是书以《坊记》为经,分为三十章,每章各立名目,上卷之自为大坊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