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询刍录

询刍录

一卷。明陈沂(详见《维桢录》条)撰。此书取里巷相传讹谬之事,以及通俗俚语,各为疏证其出处,所以以“询刍”为名。篇帙甚短,仅十九条,千余字。有些内容可资考证之用。如“牵牛郎”条云:“小儿相牵,戏曰:‘牵郎郎,拽弟弟,打破瓦儿不坐地。’初不为意,后知祝生男也。牵者郎郎,拽者弟弟,打破瓦,禳之以弄璋,不坐地,禳之以寝床,无非男也。古人小儿童呼亦相祝之意。”又如“汉子”条,其云:“汉自武帝征伐匈奴,二十余年,马畜孕重坠罢极,闻汉兵莫不畏者,称之为汉儿,人又曰好汉。自后为男子称矣。”又如“汉寿亭侯”条云:“关羽,人称为寿亭侯,汉寿,地名;亭侯,官名。韦昭为高陵亭侯,蒋调为岊乡侯是也。汉复有乡侯。”又如“二郎神”条云:“二郎神,衣黄,弹射拥猎犬,实蜀汉王孟昶像也。宋艺祖平蜀,得花蕊夫人,奉昶小像于宫中。艺祖怪问,对曰:‘此灌口二郎神也,乞灵者辄应。’因命传于京师令供奉,盖不忘昶以报之也。”所有这些,对了解一些名称的由来甚有帮助。此书有《今献汇言》本以及《丛书集成初编》单行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丁氏韵学丛书

    五种,十四卷。清丁显撰。丁显字韵渔,别字西兰,山阳(今属陕西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道光年间举人,教授淮南。丛书收《群经异字同声考》九卷,解用字通假;《谐声谱》二卷、《丁氏声鉴》一卷、《音韵指述》一卷、《

  • 说文段注签记

    一卷。清王念孙撰。参见《广雅疏证》。是编为匡正《说文段注》而作,虽仅以校勘为范围,却不乏精到的见解。如“韩”字云:“改井垣为井桥大谬。”“砭”字云:“引《山海经注》改‘砥针’为‘砭针’非是。”至于论及

  • 蜩笑偶言

    一卷。明郑瑗(详见《井观琐言》条)撰。此书共一卷,二十六条,约二千字,内容多论古之语,间或也有考证。有些内容殊为儗不于伦,如:“盗跖以孔子为伪,苏轼以程颐为奸,李傕以董卓为忠,田承嗣以安史为圣。好人之

  • 古观室诗集

    五卷。吴士萱(1870-1932)撰。吴士萱字梦舟,号荫云,湖南长沙人。清光绪间诸生。士萱少以骈文驰名,偶尔赋诗。因有人曰“其诗不工”,士萱感奋,于是日夜研读古人诗作,学习清二百余年各诗家作品。由是遂

  • 古夫于亭杂录

    六卷。清王士祯(详见《古欢录》)撰。此篇乃士祯解官刑部尚书归乡撰成《香祖笔记》后,又博采所见所闻,撰著而成。因其所居鱼子山有古夫于亭,所撰无固定体例,不分顺序层次,属杂录之类,故命名《古夫于亭杂录》。

  • 通鉴纲目三编

    即《御定通鉴纲目三编》。

  • 春秋穀梁经传解释残本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该残卷系敦煌卷子本,起于僖公八年“禘于太庙用致用夫人”注义,至僖公十五年传末注文,共一百六十八行,末题“《春秋穀梁经传解释僖公上第五”,不见著名姓名。考范宁《春秋穀梁传集解序》说:“释

  • 丰川续集

    三十四卷。清王心敬(1656-1738)撰。王心敬字尔缉,号丰川。陕西鄠县人。卒年八十三岁。为诸生。督学待以非礼,弃去。讲明正之学,总督额伦特、年羹尧先后以隐逸荐,不就。乾隆元年(1736)举孝廉方正

  • 礼记授读

    十一卷。清熊松之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松之,字子容,高安(今江西省高安县)人。道光举人。历任浙江诸暨、慈溪、天台、富阳知县,官至周知。参加编撰《江西通志》。为官有惠政。生平嗜学,尤精通《礼》经。著《礼记授

  • 左司笔记

    二十卷。清吴暻撰。暻字西斋,太仓(今江苏昆山附近)人,康熙戊辰进士,累官给事中,擅长作诗,尤工近体。著有《西斋集》。本书为其在户部当官时所作,所载多为户部掌故,也兼及其他部门之事,共分二十门,即疆域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