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卷。《后编》六卷。《诗钞》十四卷。清宗稷辰(1792-1867)撰。宗稷辰字迪甫,一字涤甫,号涤楼,浙江会稽(今绍兴)人,道光元年(1821)举人。官至内阁中书,山东运河道,历主湖南、群玉、濂溪、
明徐渭(1521-1593)撰。渭初字文清,改字文长,号天池山人、青藤道士、亦别号署田水月,山阴(今浙江绍兴市)人。诸生出身,屡应乡试不中,少负异才,十二、三岁赋雪词。十六岁拟扬雄解嘲作《释毁》。后为
三卷。明傅汝舟撰。傅汝舟本名舟,字虚木,号丁戊山人,一曰磊老,福建侯官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晚慕仙家服食之术,舍乡井遨游山水。人称“其诗刻意学郑善夫,喜为荒诞诡谲之语。”王世贞比之言法华作风语,凡多圣少。四
一卷,续一卷。清汪辉祖撰。汪辉祖(1731-1807),字焕曾,幼名鳌,号龙庄,称龙庄居士。乾隆进士,官至署道州知州,因事被夺职后,为州县官作幕僚三十余年,精于刑名之学,善断狱。乾隆五十年(1785)
四卷。清徐山民辑。徐山民为徐虹亭从孙,曾刻《虹亭本事诗》及《杨诚斋集》。此书为好友投赠之书,故无伪迹。第一卷为刘文清、法时帆、王西沚、袁简斋之书。第二卷为梁山舟、王梦楼、赵瓯北、余秋室、陆桂舟之书。第
二十八卷。清朱珔(1770-1852)撰。朱珔,字玉存,号兰友,又号兰坡,泾县(今属安徽)人。嘉庆七年(1802)进士,改庶吉士,官至赞善。著作尚有《文选集释》等。朱氏认为经典与《说文》文字异同之故,
一卷。清毛国翰(1772-1846)撰。毛国翰字大宗,号青垣,一作星垣,湖南长沙人。嘉庆间诸生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),裕泰任湖广总督,招致国翰于幕府,二十六年(1846)卒于署,年七十五岁。毛国翰
六卷。宋王明清撰。此书是作者继《挥麈》诸录而作,前有自序:称得一玉照于永嘉鲍子正,又获米南宫书玉照二字,因揭寓舍之斗室,屏迹杜门,思索旧闻,凡数十则,缀辑之,名曰《玉照新志》。内容多谈神怪及琐事,亦间
三卷。元赵汸(详见《周易文诠》)编。此书是由赵汸记录整理的黄泽论《春秋》之语录。赵汸曾师从黄泽,其初一再登门,得六经疑义十余条以归。后复往留住二年,得黄泽口授六十四卦大义与学《春秋》之要。此书行文称“
一卷。清钱培名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钱培名是熙祚从子,官至县承。钱熙祚刻《守山阁丛书》,世称善本。钱培名又搜辑放佚以补其缺。为《小万卷楼丛书》。仅刻成十七种。其中如《越绝书》、《中鉴》、《中论》、《陆士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