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春秋左传句解》。
二卷。小草斋稿一卷。明谢肇淛(1567-1624)撰。肇淛字在杭,福建长乐人。万历二十年(1592)进士,官至南京刑部主事、兵部主事、兵部郎中。历云南参政、广西按察使、布政使。著有《北河纪》、《纪余》
四卷。清刘坚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坚字青城,无锡(今属江苏省)人。坚自序称同乡顾宸曾著《辟疆圆习察》一书,编撰未成,故从中选取十余篇收录其中。现观是书共三百余条,内容都是杂论考证古诗文中有来历出处的词语
二卷。清戴震(详见《毛郑诗考正》)撰。是书为震未完之书,故仅存两卷,曰《周南补注》、曰《召南补注》。是书注诗,多取朱熹之说,如“肃肃兔罝”中“肃肃”二字,从朱熹之说释为“整饬”貌。如《草虫》一篇,从朱
十五卷首一卷。清郑玫纂修。郑玫字文玉,号虚舟,福建龙岩人,举人,康熙间任三水知县。为官善政,初上任时,三水因地势低水患最甚,其单骑四出,巡视基围,设法堤防,督劝修筑,自此基围高筑,田舍无恙,士民德之,
一卷。富察敦崇(生卒年不详)撰。敦崇,满族,世居京师。家中有书斋名为“紫藤馆”。故以名集。是集所录自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至宣统三年(1911)之诗作,共一百三十三首。附录诗三首,集中《哭兄及哭从文
一卷。清高士奇(详见《春秋地名考》)撰。康熙十年(1671),康熙帝巡视山西,驻骅五台山,高士奇以侍讲供奉内廷,扈从前往。本书即按日记其从京师至五台山沿途见闻。始于二月十二日,迄于三月初七日。凡山川古
一卷。清陈宝琛(1828-1935)撰。陈宝琛,字伯潜,号弢庵,福建闽县(今属福州市)人。同治戊辰(1868)进士,授编修,官至太傅、毓庆宫授读。任京官时与张之洞、张佩纶齐名,光绪十年(1881)以内
四卷。附年表一卷。清末民初吴昌绶(生卒年不详)撰。昌绶字印臣,仁和(今浙江杭县)人。该书仿谈迁《国榷》体例,以大清十朝为纲,每朝首纪年号及皇后、皇子、公主。分类与唐邦治《清皇室四谱》略同,且较简略。现
校文一卷。清叶桂(详见《临证指南医案》)撰。此书论证二十余条,所辑方亦二十余首。又名《叶天士眼科方》、《眼科良方》。书中以五轮分属五脏图。其论证、用药基本与《临证指南医案》中叶氏治目疾之二十余案相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