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敏集
四卷。明王以旂(约1522前后在世)撰。王以旂,字士招,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嘉靖时,命以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,总理河漕,逾年而水通。历迁兵部尚书,代曾铣总制三边,屡破边寇,修筑城堡边垣,及卒,军民为罢市,谥襄敏。著有《漕河奏议》,传于后世。是集为其子所编。凡诗二卷,文二卷。王以旂在治河,平定边境,都有功绩,而词章未见称于当时。此集所存诗文,大多为应酬而作,故价值不高。是集收入《四库全书·存目》
四卷。明王以旂(约1522前后在世)撰。王以旂,字士招,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正德六年(1511)进士,嘉靖时,命以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,总理河漕,逾年而水通。历迁兵部尚书,代曾铣总制三边,屡破边寇,修筑城堡边垣,及卒,军民为罢市,谥襄敏。著有《漕河奏议》,传于后世。是集为其子所编。凡诗二卷,文二卷。王以旂在治河,平定边境,都有功绩,而词章未见称于当时。此集所存诗文,大多为应酬而作,故价值不高。是集收入《四库全书·存目》
一卷。宋方千里(约1122前后在世)撰。方千里,信安(今广东高要)人,生卒年及字号均不详。方千里官舒州签判,曾和周邦彦、杨泽民词,不久后将三人词作合刻为《三英集》,传于世。此集录词《浣溪沙》、《浪淘沙
七卷。明朱公节撰。公节,字允中。因家在山阴(今浙江绍兴)东武山下,故自号东武山人。举嘉靖十年(1531)乡试,选为彭泽县令,升泰州知州,罢归。卒后门人私谥曰贞献先生。公节自为诸生,博闻强识,务为古学。
一卷。隋顾彪撰,清黄奭辑。黄奭所辑,是取马国翰《尚书顾氏疏》核校而成,但黄氏审慎,于《义疏》、《正义》之文多详加考定,故黄本胜于马本。如黄氏考定,孔序多“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”一句;《尧典》“钦明文思
十八卷。南宋吴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曾字虎臣,抚州崇仁(今属江西)人。应试不第,绍兴十一年(1141),献所著书,补右迪功郎,后历敕令所删定官、右承奉郎、宗正寺主簿、太常丞、吏部郎官、工部郎中等,后出
四卷。清陈寿熊撰。陈寿熊字献青,又字子松。江苏震泽人。于周易研究甚深。著述颇丰。除本书外,还有《周易集义》、《读易汉学私记》、《读易启蒙》、《周易正义举正》、《周易本义笺》等。全书四卷,卷一为上经,卷
四卷。《补遗》二卷。清陈宏谋(1696-1771)编。陈宏谋字汝咨,号榕门,临桂(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)人。雍正进士,官至东阁大学士。外任三十余年,皆有声。著有《湖南通志》、《训俗遗规》、《大学衍义辑要
七卷。清吴懋清(详见《毛诗复古录》)撰。此书成于道光癸卯(1831)年。时吴氏年已七十。卷首自序述其治诗大旨,经文则并列诸家,据《尔雅》以订其误,古通者听之,异义者存之,其序苟有一字可存则据古籍衍成之
二卷。宋彭耜(详见《道德真经集注》)撰。古来推崇《老子》的学者,从朝廷命官到隐逸方士,其人数之多,不可胜数;又有帝王凑其趣,更有不知名者杂其间。众家著述之丰,可谓汗牛充栋。彭耜所撰《道德真经集注杂说》
十三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,谓宋时常有刻刊,永嘉先生所作。又考当时陈傅良、叶适都称作永嘉先生。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,观书中的语言,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。但《宋史·陈傅良本传》所载,
一卷。清唐彪撰。彪字翼修,兰溪(今浙江金华)人。彪治河洛先天之学,尚空谈性命,流弊至深。此书名为《身易》,意谓自身之易,自称:“知乎此,体乎此,深造而实诣乎此,则不必玩索河洛,而身内之图书见,不必求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