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袁文笺正

袁文笺正

十六卷。《补注》一卷。清袁枚(1716-1798)撰。清石韫玉(1756-1837)笺。袁枚字子才,号简斋,又号随园,晚年自号仓山居士、随园老人。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清代诗人。乾隆初进士,改庶吉士。袁枚历来与赵翼、蒋士铨并称“江右三大家”,又与纪昀誉作“南袁北纪”。袁枚以诗文扬世,创“性灵说”。提倡作诗应抒发胸臆,辞贵自然,成一格。著有《小仓山房集》、《随园诗话》、《随园笔记》等书。石韫玉字执如,一字琢如,号琢堂,又号竹堂,晚号独学老人。江南吴县(今苏州)人。乾隆进士,官山东按察使。工诗善书,兼擅古文。归田后,闭户著书。著有《独学庐诗文集》等书。《袁文笺正》辑录骈体文近百篇。书中序言及补注,亦为石韫玉所撰。石韫玉称枚“四六”文“鲸铿春丽,怪怪奇奇,真天地间别是一种文字”,“直如杜诗韩笔,字字皆有来历”,但虑其“读者不知所出,辄茫然兴望洋之叹!”乃仿照“李善注《文选》之例,一一笺释之。间有舛讹,则加按语以订正之。”(《袁文笺正序言》)最早版本为清嘉庆十七年(1812年)鹤寿山堂刻本。清同治八年(1869年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不我解

    二卷。明徐体乾撰。体乾字行健,长淮卫(在今安徽凤阳)人。嘉靖二年(1523)进士。《自序》说曾从陈灵峰受赵青山《易》半卷、希夷《易》一卷。其法以天星配四时,解乾卦六龙即指龙星,解坤为牛,也指牺牛星。大

  • 同文算指

    前编二卷,通编八卷。明利玛窦(详见《几何原本》)与李之藻(1565-1630)译。李之藻,字振之,又字我存,号凉庵,仁和(今杭州)人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)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员外郎。曾从利玛窦学习西

  • 王文肃集

    ① 十二卷。王(1424-1495)撰。王,字廷贵,武进(今江苏)人。景泰二年(1451)进士,官至南京吏部尚书。谥文肃。著有《王文肃集》、《毗陵志》(已著录)。此集又名《思轩稿》,集前卷首有李东阳所

  • 毛诗名物考

    六卷。清牟应震撰。应震字寅同,山东栖霞(今山东栖霞县)人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)举人,由禹城训导升任青州教授。书前有作者自序与孟广均序。据二序,知作者自童年即喜考校名物。应震与其族兄弟松岩、陌人讲解

  • 政典汇编

    八卷。清王芝藻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芝藻著有《大易疏义》。此书以“六曹”统天下之事。自周官开始,后世有的沿袭,有的变革,总的都不超出这个范围。取材大抵源于《通典》、《通考》二书。而元明之事则多采自王圻《

  • 金山志

    一卷。清卢见曾撰。卢见曾,字厚山,山东德州人。乾隆进士,官至两广总督。此志为其任两淮盐运使时所作。《九域志》称:唐代裴头陀、卓锡于此,因断手以建伽蓝,忽一日江上获金数镒,李锜镇润州,闻其事,遂赐金山。

  • 梧州府志

    二十四卷首一卷,清吴九龄修,史鸣皋纂修。吴九龄,江苏沐阳县人,贡生,乾隆二十八年(1763)知府,后升任广东粮驿道。史鸣皋,江苏如皋县人,进士,乾隆三十年(1765)任梧州府同知,三十二年(1767)

  • 元宵闹传奇

    二卷。明李素甫(约1628年前后在世)撰。素甫字位行,江苏吴江人,生平不详。清无名氏《传奇汇考目》著录李素甫撰。明吕天成《曲品》未载,可能素甫为万历三十八年(1610)后人。此剧共二卷,二十七出,系演

  • 左逸

    不分卷。明王世贞(1526-1590)撰。世贞字元美,自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,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,明代著名文学家、学者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,累官刑部尚书。世贞长于诗、古文辞,与李攀龙齐名,世称“王李”

  • 商君书

    见《商子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