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薛子道论

薛子道论

一卷。旧本题明薛瑄(见《读书录》)撰。此书内容,全自《读书录》中摘出,系为他人所辑,别立书名,以炫俗听。此书反映了明末诡诞之习,凡属古书,多改易其面目以求售,《读书录》虽为习见之书,亦不能免。该书有《百陵学山》本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、《景印元明善本丛书》十种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楚游纪略

    一卷。清王坛撰。王沄,字胜时,华亭人。著有《瓠园集》,是当时博学多闻之风雅士。其先后与好友林安国、徐野游武昌,登黄鹤楼。不久,叶毓荣因湖南之役,得登南岳。叶毓荣,清初汉军正白旗人,字仁庵,顺治间补刑部

  • 联句诗帖

    八卷。清高宗乾隆与群臣联句诗。此联句诗帖各自为首尾,共成八卷,有《四库全书荟要联句》、《千叟宴联句》、《甲辰五经萃室联句》、《西成联句》,以及“洪范九五福之一”的《寿联句》、“洪范九五福之三”的《康宁

  • 盾头草

    一卷。《蓬转草》一卷。《符水公余草》一卷。清王绩康撰,王绩康字晋侯,贞丰(今贵州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《盾头草》集中诗作多反映咸丰四、五、六年中的世变,是作者处在军事生活中的短篇偶作,

  • 词余丛话

    三卷。清杨恩寿(约1862年前后在世)撰。杨恩寿字蓬海,湖南长沙人。有《麻滩驿》等传奇六种。《词余丛话》之卷一为“原律”,仅十几页,论述有关声律的常识。卷二为“原文”,摘录曲文,并对其进行品评,亦间作

  • 续方言新校补

    二卷。近人张慎仪撰。张慎仪(1846-1921)字淑威,号芋圃。四川成都人,原籍江苏阳湖。尚著《蜀方言》、《诗经异文补释》、《广释亲》等多种。《续方言新校补》为订补杭世骏《续方言》、程际盛《续方言补正

  • 净心诫观法

    一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净心诫观法》一书,道宣作于隋州与唐寺,由弟子泰山,灵严寺僧人慈忍刊行于世。全书共有文三十篇,第一篇为释名,第二篇为序宗,第三篇为五停,第四

  • 别本古微堂外集

    七卷。清魏源(1794-1857)撰。生平(见《古微堂外集》条)此编共文九十篇,乃源集之初刻。宣统元年(1909),长沙黄象离又别搜辑源遗文为此刻所未载者共三十余篇,重加编次,定为八卷,由上海国学扶轮

  • 梅花字字香

    二卷。元郭豫亨撰。豫亨自号梅岩野人。生卒年及里籍不详。其书名取宋晏殊词“唱得红梅字字香”句。南宋时江湖诗人无不借梅以自重。别号、斋馆之名多带梅字,以梅附于雅人。豫亨生活在元至大中,离南宋未远,因而染此

  • 冷邸小言

    一卷。明邓云霄(详见《百花洲记》)撰。是书前有自序,称论诗什九,品古什一。大旨以严羽为宗,尊陶、谢而远苏、李,左王、孟而右杜、韩。司空图所谓不著一字,尽得风流者,亦诗家之一派,不可废也。然以为极则,则

  • 包孝肃奏议

    十卷。宋包拯撰。包拯(999-1062),北宋庐州合肥(今属安徽)人,字希仁。天圣进士,累迁监察御史,建议选将练兵,防御契丹,历任京东、陕西、河北转运使、三司户部等职,改知谏院时,多次论劾权幸大臣,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