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范伯子全集

范伯子全集

三十一卷。清范当世(1854-1905)撰。范当世,初名铸,字桐生。后易名为当世,字无错,号肯堂,又号伯子。通州(今江苏南通)人。当世少有才名,补诸生。然屡试不第。张裕钊客江宁凤池书院,当世偕同里张謇、朱盘铭拜谒,求学古文。裕钊喜纳。当世因之与謇、盘铭合称“通州三生”。吴汝纶主冀州,由张裕钊介绍,当世被邀讲学于保定莲池书院。后,当世入李鸿章幕,以诗文课其子。甲午战败后,范当世东归故里,病卒。是集包括文集十二卷、附一卷,诗集十九卷。是文集卷前有陈三立序,卷末有曹文麟《跋》。卷一录文十一篇;卷二亦十一篇,卷三为九篇,卷四亦九篇,卷五为十一篇,卷六为六篇,卷七为九篇,卷八为十篇,卷九为五篇,卷十为八篇,卷十一为六篇,卷十二为七篇。总计一百〇六篇。其中寿序、祭文、墓志居大半。是诗集按年编次,始于光绪四年(1878)迄于光绪三十年(1904),共录诗一千一百零三首。卷一收四年至九年,诗六十首,卷二、三收十一年至十二年十月,诗四十五首,卷四、五收十三年四月至十五年六月所作的诗一百零八首。卷六、七收十六年至十九年六月所作之诗一百二十首,卷八、九收十九年六月至二十年十一月诗一百三十一首,卷十为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所作之诗六十五首。卷十一为二十三至二十四年所作之诗三十九首,卷十二为二十五年所作之诗九十二首,卷十三为二十五年至二十六年三月所作之诗六十二首,卷十四、十五为二十六年五月至十月所作之诗一百五十七首,卷十六、十七为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六月所作之诗一百二十三首,卷十八录二十八年七月至二十九年十二月所作之诗五十六首,卷十九为三十年(1904)所作之诗四十五首。是诗均注明出处,对相应研究考察有极大方便。有1933年朱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鲁岩所学记

    十九卷。清张宗泰(约1850前后在世)撰。张宗泰,河南鲁山(今平顶山)人。其先偃师(今洛阳)人,后徙居鲁山,因自号鲁岩。生卒年不详。道光二年(1822)春选授修武县儒学教谕官。二十三年(1843)推升

  • 楚辞考

    四卷。(日)冈松谷(1820-1895)撰。冈松谷,名辰,字君盈,号谷,丰后人,学于帆足万里,出仕于熊本藩,明治时期为东京大学教授。著有《庄子考》四卷等。《楚辞考》采录的作品包括《楚辞灯》所收的屈原作

  • 湖南文征

    一百九十卷。清罗汝怀(生卒年不详)编。罗汝怀,字中翰,湖南湘潭人。此编所录之文,自元明迄清近六百年,作者八百余人,文四千余篇。其中精于理者十之六,善言情者十之四,而骈体亦颇有甄采,不言法而法未始或紊,

  • 土官底簿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姓名。朱彝尊《曝书亭集》中有是书跋,只称钞于海盐郑氏,亦未言作者为何人。本书专记明朝嘉靖以前各省土司之情况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:“观其命名与缮写之式,疑当时案牍之文,而好事者录存之也

  • 紫虚脉诀

    见《崔真人脉诀》。

  • 净心诫观法

    一卷。唐代释道宣撰。道宣生平事迹详见《四分律合注戒本》辞条。《净心诫观法》一书,道宣作于隋州与唐寺,由弟子泰山,灵严寺僧人慈忍刊行于世。全书共有文三十篇,第一篇为释名,第二篇为序宗,第三篇为五停,第四

  • 风姬易遡

    五卷。明王宣撰。宣字纪卿,又字虚舟。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作王化卿。江西金溪人。该书只论上下经卦爻辞,其《自序》云:“风,伏羲姓;遡风者,溯卦。姬,文、周姓;遡姬者,溯彖爻。独不遡孔者,余观象家,非举业

  • 三洞群仙录

    二十卷。南宋陈葆光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葆光,江阴(今属江苏江阴)静应庵道士,受业于天庆观,晚年居于茅峰。撰有《三洞群仙录》二十卷。此书约成于南宋初年。原题“正一道士陈葆光集”。据此书前序,称此书“凡载

  • 续百川学海

    一百零四种,一百一十七卷。明吴永编辑。吴永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自宋人左圭所辑《百川学海》行世后,颇为学界推重,吴永乃搜集该书所遗佚之唐宋名贤著述,而辑为续编。丛书按天干顺序分为十集,共十二册,主要有:

  • 玄品录

    五卷。元张雨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雨,字伯雨,一字天雨,别号贞居子,钱塘(今属浙江省)人,宋崇国公张九成之后,二十多岁时弃家出走为道士,往来华阳云右之间,自称句曲外史。此书记录周至宋代道家人物,列为道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