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罪惟录

罪惟录

一〇二卷。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(1601-1676)撰。查继佐,字伊璜,一字敬修,号兴斋,人称东山先生或朴园先生,浙江海宁人。终身以明朝遗民自居,坚持反清立场。他从明崇祯十七年(1644)起,开始从事明史的著述,至康熙十一年(1672),易稿数十次,纂集而成。此书初名《明书》,后因遭庄廷钱明史案的牵连,以“获罪惟录书”而改成今名,而且在书的自序中,自称著者为“左尹,字非人,别号东山钓史”。此书与清代官修《明史》相比,多南明诸帝纪;志的部分也比较详细,设有《土田志》、《贡赋志》、《屯田志》等;传的部分是以事立传,而不以人立传,此外还列有台湾专目。该书所记,始于明洪武,迄于南明弘光、隆武、永历、鲁王、韩王各代,记农民起义之事尤较他书为详。此书在清代为避文字狱之祸,复壁深藏,秘不示人,乾隆时还将书中所用“建虏”、“满兵”、“北师”、“东人”等字加以涂改,直到辛亥革命胜利后才公开行世。原稿藏于吴兴刘氏嘉业堂。此书乃查氏的未定稿,书中涂抹改易之处甚多,加之历年深藏损坏,几至不可卒读。全书无总目、无分目,只是分作几类:帝纪二十卷、志三十二卷、列传三十六卷,次序纷乱。张宗祥、姜佐禹对此书进行了初步整理,厘定卷次,定为一〇二卷。在1936年商务印书馆印入《四部丛刊》三编中,内有张宗祥之校补。1986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又据《四部丛刊三编》本标点排印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先圣大训

    六卷。南宋杨简(1141-1125)撰。杨简字敬仲,世称慈湖先生,慈溪(今浙江宁波西北)人。乾道五年(1169)中进士。历任国子博士、著作佐郎、兵部郎官、将作少监、实录院检讨官等职。与袁燮、舒璘、沈焕

  • 土斋集

    三卷。明邹赛贞(约1497前后在世)撰。邹赛贞,字不详,自号土斋,当涂(今安徽)人。生卒年均不详。嫁于濮未轩为妻。少聪慧,博雅能诗,当时称为“女士”。监察御史邹谦之女,翰林院编修濮韶之母。著有《土斋集

  • 优古堂诗话

    一卷。宋吴(约1109年前后在世)撰。吴,字正仲,安徽滁州人。绍圣四年(1097)时中宏词科,靖康时官翰林承旨,与耿南仲朋比为奸,力主割地议和,建炎时谪放以死。其人品殊无足观,然诗话多有可采。其书凡百

  • 眼科大全

    见《审视瑶函》。

  • 观心论

    一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观心论》是智劝戒弟子学法归心而作。其用意在于为诸学徒随记而载,对空无所获者令其置文,以此观察学法的用心程度;也是为外诸四众接受佛法,便于传授

  • 含芳馆诗草

    一卷。清严澂华(1840-1869)撰。严激华,字稚芗,浙江桐乡人。诗人严永华之姊。云南顺宁知府严廷珏之长女。此书与其兄严谨清所著《啸楼诗钞》附在一起成合刻本。是其妹严永华所刻。共收诗八十首。书后还附

  • 说文引经证异

    七卷。附《说文引经互异说》一卷。不著撰人姓名。每页中心有“学福斋说经稿”六字。考康熙诸生沈大成斋名“学福”,此书或为沈大成所撰。是编依《说文》分部疏证其引经之字,颇有见解。例如:角部:“‘觲,用角低仰

  • 邃雅斋丛书

    八种,二十七卷。清董金榜编。董金榜,生平事迹不详。丛书所收均清中叶学者著作,其中如洪颐煊注释《孔子三朝记》七卷,原书久佚,只有《大戴礼记》间录其遗文,真伪不辨,洪颐煊博采众书,搜辑遗文,汇成一辑,又作

  • 存存稿

    十三卷。明周秦编。续稿为周寀编。周秦与周寀的生卒籍里与事迹均待考。此稿为存稿十卷,续稿三卷。存稿是其先世遗集。凡《石初集》五卷,周霆震撰。《达止集》三卷,周霆震之子周庄撰;《提举集》一卷庄长子周静撰;

  • 文选补遗

    四十卷。宋陈仁子(约1279年前后在世)编。陈仁子字同俌,一作同甫,号古迂,湖南茶陵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咸淳十年(1274)漕试第一。宋亡后不仕。著有《牧莱脞语》。书前有庐陵赵文序,谓《文选》不当收《封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