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经锄堂经说

经锄堂经说

一卷。没有撰者姓名。每篇后皆有陈澧评语,疑为张维屏所撰。因为张氏曾为湖北黄梅县令,篇中有“余尝自龙坪至黄梅”语,而张氏又素与陈澧相善。书中只有文章五篇,都是解说《禹贡》的。其说彭蠡,据《史记·封禅书》“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,登礼灊之天柱山,号曰南岳。浮江,自寻阳出枞阳,过彭蠡”云云,认为汉寻阳在江北,枞阳在今安庆东境,北离巢湖仅百里。曰“自寻阳出枞阳”,则北岸必有分江,可至安庆。如此,则彭蠡为巢湖无疑。说云梦,谓云在江北,梦在江南。据《左传》,楚子涉睢济江,入于云中,睢即沮水,在今当阳县境。涉沮济江始入云,这分明说明云在江南。又《左传》“夫人生子文,弃于梦中。”在今安陆县境,必与梦相近。是梦在江北明甚。二泽跨江南北,《禹贡》之云,即今之洞庭,与今天汉东的云梦非一地。其说三江,据《汉志》,芜湖县中江出其西南,东至阳羡入海。吴县南江出其南,东入海,毗陵县北江在其北,东入海。近人多从其说。惟以石城县分江水,为南江之始。考石城属池州,分江水在池州西七十里,不可谓之南江,南江实出自中江,源近脉短,至吴越始分为二,经不言南江,就是这个原因。其说九江,谓秦九江郡,在今安庆黄州地,经书九江於江汉朝宗之后,盖江汉合流,为众山所束,逼迫不得逞。至黄州安庆之交,漭荡数百里,洲渚纵横,旁流四溢,古人数之多者,皆约之以九,不必实指其名。若如朱子说,以洞庭为九江,则长沙居洞庭之滨,当名之曰九江,何必远求之数百里下。其说敷浅原东陵,谓敷浅原即今之庐山,《汉志》不误。姚鼐以为在和州六合间,非。东陵为今池州山,由彭蠡为巢湖可以推知。诸说皆标新立异,可备一解。陈澧评语,或有太过之嫌。有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史尚书行述

    一卷。附一卷。清史丙荣等撰。丙荣字桂材,江苏江都人,道光十八年(1838年)进士,官至亳州知州。此书记其父史致俨事迹。致俨字容庄,号望之,嘉庆四年(1799年)进士,官至刑部尚书。书中所述大率赞誉致俨

  • 读诗录

    不分卷。明薛瑄(生卒年及生平不详)撰。薛瑄字德温,号敬轩。河津(今属山西)人。永乐进士,宣德中任御史,因得罪宦官王振,下狱论死,不久得释。景帝嗣位,召任大理寺丞。英宗时任礼部右侍郎,兼翰林院学士。著述

  • 煨柮闲谈

    一卷。清代奕赓(生卒年不详)撰。奕赓别号鹤侣氏,自号墨香书屋主人,清宗室皇族近支,官至三等侍卫。此书用“煨柮”作为书名,是取古嵩山题壁诗:“茅火虽盛,起空,炉煨榾柮,可以久暖”的诗意。此书多记载清室朝

  • 武进阳湖县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。清王其淦、吴康寿修,汤成烈等纂。王其淦,字筱霞,江西庐陵人,清廪贡生。同治三年(1864)六月任金坛知县,五年二月任武进知县,光绪二年回任金坛,四年调任阳湖知县,六年复任武进知县,于十

  • 松泉诗集

    六卷。清江昱(1706-1775)撰。江昱字实谷,一字松泉。江苏仪征人。诸生。其弟拔灵官知县,江昱奉母就养,不与公事。江昱少有圣童之称。贪学,精《尚书》,尝与程延祚辨论《尚书》古文,嗜金石文学。长于诗

  • 周易辨正

    一卷。明喻国人撰。国人字春山,湖南郴州人。此书要义说,先儒多是非颠倒,以十为图,以九为书,因作辨十九章,以九为图配天下,以十为书配地,以及河图主生,洛书主克之理。大致是追随刘牧之旧说。第十七辨言,古人

  • 天问笺

    一卷。清丁晏(1794-1875)撰。丁晏,字俭卿,又字柘堂,山阳(今江苏山阳)人。清代著名经学家。道光元年(1821)中举,官内阁中书,加三品衔。早年治经,信守郑学。一生著书较多,共四十七种,一百三

  • 卢忠烈公年谱

    一卷。清卢安节编。安节字亨六,江苏宜兴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,为谱主曾孙。谱主卢象升(1600-1639),字建斗,明天启进士,历任大名府知府,总督宣大、山西军务等官。崇祯十一年(1638年)清兵大举进

  • 查浦辑闻

    二卷。清查嗣瑮(1652-1733)撰。查嗣瑮字德尹,号查浦,浙江海宁人。康熙庚辰年(1700)进士,官至翰林院侍讲。他性格警敏,少时受黄宗羲影响,能解切韵谐声,诗名与查慎行同等。因其弟查嗣庭被奉命派

  • 医贯

    六卷。明赵献可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献可,字养葵,自号医巫闾子(一作“医无闾子”),鄞县(今属浙江省)人。学识渊博,尤擅易学而精医学。其医派出于薛己、张景岳,偏于温补,反对滥用寒苦攻伐,倡导肾水命火之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