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禹城县志

禹城县志

①八卷。清王表纂修。王表字左沧,安东人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禹城知县。王表掌禹城,正逢朝廷檄征邑志,王表奉命纂修。因袭明志甚多,历时二月而成。《禹城县志》康熙十二年刻本。全书八卷,分为:卷一建置沿革,封建附盟会,职官;卷二选举,星野,疆域,山川,形胜附八景;卷三风俗附时俗,土产,赋役附驿递;卷四城池附古迹桥梁井泉,公署附坊牌铺舍,学校,祀祠;卷五名宦,按使,乡贤,孝行,义行,烈女;卷六侨儒,隐逸,方伎,灾祥,诰敕。卷七至卷八艺文。此志编次之法欠佳,但承袭明志风格,简明扼要。有的地方记载过于简略,如官师之本末,户口之简繁,赋役之登耗,为一邑之大政,不宜简略。② 十二卷。董鹏翱修,牟应震纂。董鹏翱,河北昌黎人,出身举人,嘉庆七年(1802)四月任禹城知县,历五年引疾去。牟应震,邑人,禹城训导。康熙邑令王表所修旧志,因迫于朝廷征采之令,二月告成,缺略甚多。董掌禹城后,见旧志,讥其稽古罕征,论今无当。故遂谋以博采弃弊,延牟应震开局修志,于嘉庆十三年(1808)告成。《禹城县志》嘉庆十三年刻本。此志之特点,一是采旧志者皆详为标出。每卷首尾,各系叙论,间用旧文;二是卷十艺文志中,记载禹城漯川韩氏村人在清中叶已信奉耶稣教的情况。这对研究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,有一定参考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簪花阁诗集

    一卷。《遗稿》一卷,《悟笙唱和初集》二卷。清郭润玉(见《湘潭郭氏闺秀集》)撰。此书是《湘谭郭氏闺秀集》其中之一。此书前有郭润玉所写自序,共收诗一百五十首。《悟笙唱和初集》是郭润玉与其夫李星沅唱和之作。

  • 渔樵对问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宋邵子撰。邵子,即邵雍(1011-1077),北宋哲学家,字尧夫,谥康节,其先范阳人,幼随父迁共城(今河南辉县)。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,后人称其为百源先生。屡授官不赴。后居洛阳,与司马光、吕

  • 谯子法训

    一卷。晋谯撰(见《论语注》条)《隋书·经籍志》儒家,《法训》八卷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意林》均谓八卷。失传。马国翰汇采为一卷。黄以周曾补辑之,其书未见。周之人品不高,然史称其诵读《坟典》,欣然以忘寝食

  • 玉山词

    不分卷。清陆次云撰。陆次云字云士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科,不遇而还,后为江阴知县,颇有政绩。著有《八纮绎史》、《纪余》、《玉山词》等。本书共收小令五十九,

  • 三关志

    不分卷。清廖希颜修,孙继鲁纂。廖希颜,字若愚,号东雩,湖南茶陵县人,嘉靖进士,先知高安县,后擢工部主事,迁升山西提学,讲学河汾书院,卒于浙江按察使,年仅三十九岁。三关,即山西北部之雁门关、宁武关、偏头

  • 增修灌县志

    十四卷首一卷,清庄思恒修,郑珶山纂。庄思恒,曾任灌县知县。郑珶山,昌州人,曾任训导。按灌县志,创修于乾隆年间,嘉庆以后,曾经续修数次,讫未成书。庄氏任县令后,再度纂修,以乾隆旧志为底本,博采旁搜,灿然

  • 乐会县志

    四卷。清程秉慥纂修。程秉慥,江南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,贡生,康熙二十六年(1687)任知县。康熙间,因修《大清一统志》,令各省、府、州、县修志,县令程秉慥奉命修志,与邑诸绅士商榷,以旧志为基础进行补新

  • 因领录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详参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,其婿吴允恭编。此书专辑唐枢讲学往复书札。词义诞谩,多涉佛理。费攀龙为此书作序称:“初述神体以揭其要,末纪十谛以示其全。”书末吴允恭跋中亦称:“此吾师与门弟子相为应

  • 道德真经

    见《老子》。

  • 黎平府志

    八卷首一卷,清俞渭修,陈瑜等纂。余渭,嘉善人,光绪十四年(1888)任黎平府知府。陈瑜,贵阳人,进士。冯天秩有黎平五开记。万历中袁表有黎乘。清康熙三十九年(1700)泾阳傅和鼎始议修黎五合志。乾隆中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