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福清县志

福清县志

①十二卷,叶向高原本,李传甲修,郭文祥等纂。李传甲,字世鼎,陇州人。顺治八年(1651)拔贡。官福清县知县。郭文祥,邑人。考福清县志,一修于明嘉靖林有年。再修于万历叶向高。嗣后百余年,未之续修。迄康熙初,李传甲任县令后,乃延郭文祥等,广搜博采,撰成此书。康熙十一年(1672)刻印。共十二卷,分为十三门:依次为地舆、赋役、建署、险要、官制、学校、祀典、选举、恩典、人物、艺文、杂志、遗编。兹篇舆地志记载颇详,然所隶都郡,所称名号,未经条析分明,阅者殊感不便。且全书无兵制志,赋役志中则未言盐政,实为一大失漏。又遗编所收,如郭造卿与叶龙潭《论志略书》,郭造卿与戚将军言指挥使童乾震死事书、董应举作叶龙潭司马宜补名宦议等篇,与艺文志所收诸文毫无区别。而名之遗编,未审何故,盖自紊其例者也。② 二十卷,图一卷,清饶安鼎修,林昂纂。饶安鼎,曾任福清县知县。林昂,邑人。《福清县志》乾隆十二年(1747)刻印。兹篇叙福清县沿革甚详。其谓唐圣历二年,割长乐县南八乡,置万安县。天宝元年,改称福唐。五代闽启元年,改称福清。以山自永福里而水自清源里会于沼所而名也。宋太平兴国二年,割清源半为二里,附立兴化县,以属太平军。自此二县定矣。元元祯二年,以户四万升为州。明洪武二年复为县,而封疆如故。此皆可供研究福清史者参考。此志尚有同治六年(1867)潘文凤补版本和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刘玉璋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蓬莱阁诗录

    四卷。清陈克家(?-1860)撰。陈克家字梁叔,陈鹤之孙,元和(今江苏吴县)人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举人,官内阁中书。后入提都张国梁幕,殉难,诏赠知府衔。陈克家诗学黄庭坚,为姚莹所重。此编四卷。收

  • 定鼎奇闻

    见《新世弘勋》。

  • 景玉缘

    不分卷。不著作者姓名。此传奇假托明时之事,写书生景星之父殉于建文之难后,景星寓居于姨丈李凤岗家,李凤岗把女儿玉香许配给他。不久李凤岗妻死,续娶钱氏,景星离去。钱氏之侄勿清乘李凤岗出镇济南之时,欲施暴于

  • 二铭草堂金石聚

    十六卷。清张德容撰。张德容,字松坪。衢州(今属浙江省)人。咸丰二年(1852)进士。官至湖南岳州府知府。刘喜海所藏金石,散归张德容者最多。张氏仿牛运震《金石图》的体例,自周、秦至南朝金石为一编,皆一一

  • 晓山集

    五卷。清田从典(1651-1728)撰。田从典,字克正,号峣山,山西阳城人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进士,授广东英德知县,累擢至兵部侍郎兼管光禄寺,前后共八年,常燕劳荐乡,核算清晰,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

  • 经厂书目

    一卷。明内府刊。经厂,即内府刻经厂,以宦官主其事。书籍刊版,皆贮存于此。所列书目一百一十四部,详记其册数、页数、纸幅多少,等等。有汪如藻家藏本,“四库全书”著为“存目”。

  • 春秋集义

    五十八卷。附《春秋纲领》一卷,《春秋图说便考》二卷。清吴凤来撰。凤来字九成,浦江(今浙江浦江)人,清代《春秋》学者,乾隆庚辰(1760)进士,官至广西象州知州。该书务通经旨,不废传也不尽从传,以《春秋

  • 夏小正传校勘记

    一卷。清丁寿徵(?-1864)撰。丁寿徵,字子静,江苏山阳(今淮安)人。诸生。据王锡祺为是书所作之跋云,丁寿徵著书极多,有《说文揭橥》、《十六国兴亡表》等,但都没刊行。此书原亦未刻版,经王锡祺收入《小

  • 知止斋诗集

    十六卷。清翁心存(1791-1862)撰。翁心存字二铭,号遂庵,谥文端。江苏常熟人。道光年间进士,官至体仁阁大学士。心存精研经史,著有《知止堂集》。该诗集于光绪丁丑(1877年)刊行。集中五言诗、七言

  • 沈鼎甫侍郎年谱

    一卷。清沈宗涵、沈宗济编。宗涵、宗济晚清人,生卒年及事迹未详,均为谱主之子。谱主沈维(1779-1849),字子彝,一字鼎甫,号梦金,浙江嘉兴人。嘉庆七年(1802年)进士,历任编修,湖北、福建、顺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