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礼记客难

礼记客难

四卷。清龚元玠(详见《畏斋周易客难》条)撰。元玠有《周礼客难》,已著录。《礼记客难》有《自序》云,“今专就四十九篇言之,《庸》、《学》已列入四子,《乐记》、《学记》亦皆有醇无疵;余四十五篇,程子疑《闲居》、《燕居》三无五起之说,亦为有见。此外有托为圣人之言者(如“武王已崩,抗世子法于伯禽”,及“郊禘非礼周公其衰”之类),有显与周制背者(《王制》、《月令》),有字讹事讹,未经别白者(《曾子问》,讹孝公为昭公;《效特牲》,讹裘为衮;《缁衣》,讹祭公为叶公),四十篇中,历历可指。学者诚能从事于礼治、躬乐、治心之言,更恭绎圣训,摘出‘执虚’如‘执盈’,‘入虚如有人’之言,以从事于主敬之学,而功无间断,则虽无周孔所制所定之原本,而二圣人已心许之,将自不愧为圣人之徒”等等。末题“乾隆癸已四月戊申南昌龚元玠书”。此书内容卷次分别是:卷一“自行役以妇人适四方乘车”至“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境内”,“视元士”,凡十一条;卷二自《月令》至“他日祭子路与”一节,凡二十一条;卷三自《郊特牲》申论“郊”至“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”,凡十九条;卷四自“正月日”至“可以有事于上帝”一节至《大学》,凡二十八条。此皆龚氏认为可疑及非《礼记》内容的地方。《礼记》原本汉大小戴、庆氏三家所注,其出于汉儒纂辑者自然亦多,但从汉立博立,唐撰《正义》之后,已与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春秋》并重。即间有可疑处,断不会如龚氏摘举之多。治经之病,其莫大于疑经,而删改次之。经而可疑,已在可废之列,何劳为之解诂?即如《序》内所指“郊禘非礼”,谓“托为圣人之言”,然“不王不禘”经已有之;“鲁以诸侯而禘”,就常理言,实难解于“僭越”。《王制》、《月令》,谓“未见《周官》,自逞臆见”,然《王制疏》本有卢植云“汉文令博士作此《王制》”之说;《月令》郑《目录》有“出《吕氏春秋》之说。但两篇存古制颇多,《月令》于“中夏农事”颇相宜。即如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,宋儒且提出列为“四书”,颇有欲跻于诸经之右。然每一节,多引《书》、《诗》两经,与《坊记》、《表记》略同。如果不为宋儒所尊,龚氏必又有所议。如所云“舜葬于苍悟之野”,为“荒谬无稽”。则龚氏未知唐虞之广大,且《史记》已言之。所云“禹代巡狩”者,皆出龚氏臆度,何可据之以翻《礼记》、《史记》之案。朱子于《中庸》“戒慎乎其所不睹”各节,“尚服郑、孔解释之精”;而龚氏之《序》,一则曰“郑孔心粗”,再则曰“郑孔疏漏”。可见龚氏学术并非深精,诸如此等,不得不为之辨证。治经疑古者亦宜深戒之。此书有道光年间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有怀堂诗文稿

    二十八卷。清韩菼(1637-1704)撰。韩菼,字元少,号慕庐,江苏长洲(今南京)人。康熙十二年(1673)进士第一,由修撰官至礼部尚书。为官持论公允,不以利害、福祸左右其作为;天性恬旷,雅爱山水,暇

  • 元音

    十二卷。元孙原理汇辑、陈孟凝编选、张中达校正。孙原理、陈孟凝、张中达三人生卒年、事迹均不详。张中达出任定海县丞时方刻板行世(乌斯道《元音序》)。本书共十二卷,共选入元朝一百七十六位诗人的诗作,并在诗人

  • 诗经通论

    十八卷。姚际恒(1647?-1715?)撰。姚际恒字立方(《四库提要》谓字善夫),号首源,祖籍安徽新安,长期居住仁和(今浙江杭州)。清代学者,经学家。康熙时诸生。初博览群书,潜心百家。后弃词章之学,专

  • 香奁四友传

    二卷。明陆奎章(约1544年前后在世)撰。陆奎章,字子翰,武进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官除武康知县,不乐簿书,乞改宁波教授,居常手不释卷。著《香奁四友传》,仿韩愈《毛颖传》而作。前后凡八篇,说理明白,遗辞高

  • 乐善录

    二卷。南宋李昌龄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昌龄,字、号、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。据书中引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》及叶梦得《岩下放言》,知其为绍兴(1131-1162)以后人。此书主要谈罪福因果,以寓劝人为善之意。

  • 四书因问

    六卷。明吕楠(1479-1542)撰。吕楠字仲木,号泾野,人称泾野先生,明代理学家,陕西高陵人。正德三年(1508)进士第一。曾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。其学以穷理实践为主,集关学之大成。著有《四书因问》

  • 望云阁诗集

    一卷。清郭芬撰。郭芬,生卒年不详,字芝田,安徽全椒人,孝廉汪履基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性至孝,有《陌上桑》诗云:“朝采桑,暮采桑,朝朝暮暮泣路旁。蚕老茧稀,中心彷徨,儿欲作母衣,何以充官粮?阿母呼儿勿彷徨,

  • 河防辑要

    四卷。民国周家驹撰。周家驹,字子昂,合肥人。好水利之学。以为治河之方,元明清以来最著之书,多详于河道形势,而略于工程建筑之法,家驹因著此书。南京汤明林印刷工厂印本。共四卷,分为名言论,修守类,土工类,

  • 经学历史

    不分卷。清皮锡瑞(详见《经学通论》)撰。此书较系统地阐述了经学发展的历史。分为“经学开辟时代”、“经学流传时代”、“经学昌明时代”、“经学极盛时代”、“经学中衰时代”、“经学分立时代”、“经学统一时代

  • 崖州志

    十卷。清宋锦、李如柏修,黄德厚纂。宋锦,河南武陟人,进士,乾隆十八年(1753)任知州。黄德厚,学政。明代钟芳撰《崖州志略》四卷,久佚,康熙间县令张擢士、李如柏先后重修,其书也不得见。乾隆间,知州宋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