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白沙集

白沙集

九卷。明陈献章(1428-1500)撰。陈献章,字公甫,新会(今属广东)白沙里人。世称白沙先生。受学于吴与弼。正统十二年(1447)举人。曾应召,授翰林院检讨而归,自后屡荐不起。一生唯重心性之学,主静坐“澄心”,开明代心学之先声。继承陆九渊“心即理也”的观点,认为宇宙只是一理的表现,这理便是心。他说:“此理干涉至大,无内外,无始终,无一处不到,无一息不运。会此则天地我立,万化我出,而宇宙在我矣。”追谥文恭。事迹具《明史·儒林传》。是集为其门人湛若水校定,万历间何熊祥重刊。凡文四卷,诗五卷,行状、志、表附于后。《四为全书总目》称:“其诗文偶然有合,或高妙而可思议;偶然率意,或粗野不可向迩。至今毁誉参半。王世贞集中有书白沙集后称:“公甫诗不入法,文不入体,又皆不入题。而其妙处有超出法与体与题之外者。可谓兼尽其短长。盖以高明绝异之姿,而又加以静悟之力。如宗门老衲,空诸障翳,心境虚明,随处圆通。辨才无碍,有时俚词鄙语,冲口而谈。有时妙义微言,应机而发。其见于文章者亦仍如其学问而已。”除被收入《四库全书》的万历本外,还有弘治十八年(1505)罗侨刻、正德二年(1507)林齐补刻的二十卷本;吴门顾氏刻本和康熙四十九年(1701)何九畴刻本均为六卷,存世。1987年中华书局还出版孙通海的《陈献章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格斋四六

    一卷。宋王子俊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子俊,字材臣,吉水(今江西吉安县)人。其生平履历仅知安丙帅蜀时,曾召为制置使属官,其余皆不详。著有《史论》、《师友绪言》、《三松类稿》诸书,皆不传。此书原本题为《格斋

  • 双剑雪

    即《鸳鸯针》之三四卷。见《鸳鸯针》。

  • 诸儒学案

    八卷。明刘元卿(1544-1609)撰。刘元卿字调父,初号旋字,改号泸潇,安福(今属江西)人。隆庆举人。会试对策,极陈时弊,主考官不敢录取。归师同邑刘阳,遂绝意科名。后召为国子博士,擢礼部主事。未几,

  • 如皋县续志

    十二卷。清范仕义修,吴铠纂。范仕义,字廉泉,云南保山人。清嘉庆十九年(1814)进士,曾五任如皋知县。吴铠,字梅孙,仪征人,举人,如皋雉水书院院长。此志始纂于道光十六年(1836),次年书成。此志为嘉

  • 禹贡图说

    四卷。清周之翰撰。周之翰字翙廷,湖北广济人,诸生。本书是周之翰为授徒而作,不依经文,专门解说地理,所说凡冀州二十六条,兖州九条,青州十一条,徐州十四条,扬州八条、荆州十四条,豫州十五条,梁州二十条,雍

  • 素行室经说

    二卷。清末杨誉龙撰。誉龙字云成。浙江钱塘(今浙江省余杭县)人,生卒年不详,光绪二十三年(1897)拔贡生。誉龙曾肄业诂经精舍,此书盖为其应课之作。大体按平时纂述的先后编目,而不依经书次序。如“公追戎于

  • 春秋日食辨正

    一卷。清王韬(详见《春秋朔闰日至考》)撰。该书是作者所著《弢园经学辑存》中的一种,为旅居海外时所作。厘为十二篇,卷末附《宣公七年六月癸卯朔日食图》、《日食五表》。大旨以中西日月对勘,推求春秋时的日食。

  • 杜氏体论

    一卷。魏杜恕撰,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杜恕字务伯,京兆杜陵人。在朝八年,不结党援,专心向公,议论亢直,仕至御史中丞。出刺幽州,因事免为庶人,徙章武,阮武谓恕曰:“今问间暇,可潜思成一家言?”遂著《

  • 铁冠图全传

    见《新世弘勋》。

  • 仪礼管见

    三卷。清褚寅亮(1715-1790)撰。寅亮字搢升,号鹤侣,长洲(今江苏长洲)人,乾隆十六年(1751)赐举人,官至刑部员外郎。书首有王鸣盛序大抵称,治《仪礼》之人极少,盛传于世者只有敖继公之书。而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