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海集
二卷。清陈玉邻撰。玉邻为乾隆嘉庆时代人,字樾斋,下相(今江苏宿迁)人。生卒及事迹均不详。平生仅有此诗集。是书无目,其内容上卷辑诗作《效古》九首、《田家杂述》五首、《五月五日从兄绵生从弟兰言宗子振于卤庄饮集即席赋呈》等九十四首;下卷辑诗作《陌上桑》、《雨夜家兄蹇夫宗子振于饮集论诗》、《陪祀之役喜唔郭灵邱同年于混元旅次临别赋赠四首》等二百三十八首。是书附清人宗德懋集注《琴海集正字》一文;正字凡二百六个字。是书传世者有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刻本。
二卷。清陈玉邻撰。玉邻为乾隆嘉庆时代人,字樾斋,下相(今江苏宿迁)人。生卒及事迹均不详。平生仅有此诗集。是书无目,其内容上卷辑诗作《效古》九首、《田家杂述》五首、《五月五日从兄绵生从弟兰言宗子振于卤庄饮集即席赋呈》等九十四首;下卷辑诗作《陌上桑》、《雨夜家兄蹇夫宗子振于饮集论诗》、《陪祀之役喜唔郭灵邱同年于混元旅次临别赋赠四首》等二百三十八首。是书附清人宗德懋集注《琴海集正字》一文;正字凡二百六个字。是书传世者有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刻本。
四卷。明杨天民撰。杨天民,明太平(今属浙江温岭县)人,字全甫。万历己丑(1589)进士,历知朝城、诸城县,有异政,擢礼科给事中,敢于言事,建储之疏,至十二上,降永从县典史,卒以谪死,后赠光禄寺少卿,有
十五卷。金张从正(约1156-1228)撰。麻知几等记补。一说为十四卷。张从正,字子和,号戴人。睢州考城(今属河南兰考)人。南宋兴定年间(1217-1222)召补太医,不久辞去。于学术远取于《内经》、
① 十二卷。宋刘克撰。刘克,宋理宗时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信安(今浙江常山县)人。刘克在《诗经》研究方面受吕东莱的影响,《诗说》一书的体系仿效《吕氏家塾读诗记》,一诗一解,先列原文,后录诸家之说,而系
一卷。清潘逢禧撰。逢禧字澹如,闽县(今福建福州市)人。潘氏于凡例中云:“是书论正音,非论音韵也。然不知音韵反切,则正音不得而明,故集中先列音韵各表,为学正音者导厥源流,亦且为论音学者探其门径。”又云:
清李渔撰。其生平见《闲情偶寄》条。此剧演杭州女子杨云友、林天素事,其二人皆侨居西湖。杨能伪作董之书画,林能伪作陈之书画,初本来与两公不相识,后常见之,遂甘心为妾御。据史,二人虽与陈、董相识,但并不是二
二十卷。宋晁说之(1059-1129)撰。晁说之,字以道,自号景迂,清丰(今河南清丰县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进士。苏轼以著述科荐之。曾守成州,因岁旱尽免民税,转运使大怒,督责甚严,因此请求告老还乡
十五卷。宋柳开(947-1000)撰。柳开字仲涂,号东郊野夫、补正先生。大名(今属河北)人。开宝六年(973)进士,累官殿中侍御史。柳开年少时仰慕韩愈、柳宗元的文章。宋朝变偶丽为古文,自柳开始。但其文
二十卷,首一卷。树馨、唐荣邦修,周作翰等纂。郭树馨,山西宁乡人,曾任酃县知县。周作翰,邑人,曾任武冈州学正。《酃县志》同治十二年(1873)刻本,此志搜采颇富,叙述亦简明扼要。各门小叙,文词雅洁,不失
四十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宋张方平(1007-1091)撰。张方平,字安道,南京(今河南商丘)人。方平自号乐全居士,其集名亦称乐全,取庄子“乐全之谓得志”语。少聪颖绝伦,于书一览不忘。家贫无书,从人借三史
十二卷。唐沈亚之(781-832)撰。沈亚之,字下贤,吴兴(浙江湖州)人,元和十年(815)举进士,文学家,官至福建团练副使、历殿中侍御史、内供奉、栎阳令,登直言极谏科,参与平定李同捷判乱。乱平后遭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