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珍艺宦遗书

珍艺宦遗书

十二种,四十卷。清庄述祖(详见《尚书今古文考证》)撰。遗书收《明堂阴阳夏小正经传考证》十卷(包括四种)、《尚书今古文考证》七卷、《毛诗考证》四卷、《毛诗周颂口义》三卷、《五经小学述》二卷、《历代载籍足征录》一卷、《弟子职集解》、《汉鼓吹铙歌曲句解》一卷、《说文古籀疏证目》(一名《古文甲乙篇》)一卷、《石鼓然疑》一卷、《珍艺宦文钞》七卷、《珍艺宦诗钞》二卷。其中经学著作《尚书今古今考证》、《毛诗考证》、《毛诗周颂口义》等,本书都有专条介绍。有清嘉庆道光间武进庄氏脊令舫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胡传申正

    二卷。清丁晏(详见《周易述传》)撰。该书以刊本《春秋宝筏》为底本,对宋代学者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中的一些观点加以阐发,对胡传中不当的说法加以驳正。该书有清代传抄本。

  • 俑庐日札

    一卷。罗振玉撰。罗振玉,详见《殷虚书契》条。光绪丙午戊申(1906-1908)之间,罗振玉时官学部参事。曹务余闲,时与二三同好讨论金石书画以自遣。厂肆知其所好,每以吉金古迹及善本求售,因而见闻益广,每

  • 心园说

    二卷。清郭兆奎(详见《心园书经知新》)撰。此书对四书及《易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等摘举诠释,太过浅显,基本上属于里塾训蒙之语,别无新意。

  • 穆天子传

    六卷。晋郭璞注。又名《周王游行记》,作者不详。据《晋书》记载,晋武帝太康二年(281)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,得竹简小篆古书(《汲冢书》)十余万言,本书是其中之一,六卷,八千五百一十四字,诏令荀勖、和峤等

  • 憺园集

    三十八卷。清徐乾学(1631-1694)撰。徐乾学字原一,号健庵。江苏昆山人。康熙九年(1670)第一甲第三名进士,授编修,累官至刑部侍郎。徐乾学为顾炎武之甥,阎若璩等人也多客居其家,师友渊源,加上家

  • 易考

    二卷。清李荣陛撰。荣陛字奠基,号厚冈,江西万载人,乾隆进士,官至知县。其著有《尚书考》、《尚书篇第》、《四书解细论》、《地理考》、《厚冈文集诗集》及易学著作《易考》、《易续考》、《周易篇第》等。《易考

  • 今文尚书

    一卷。清马国翰辑。马国翰,道光时人,生卒年不详,字词溪,号竹吾,历城(今山东省济南市)人,道光进士,官至陇州知州,清代学者。他辑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,共收佚书五百九十四种,其中较好的为经部诸书,此《今

  • 桂隐文集

    《桂隐诗集》四卷。元刘诜(1268-1350)撰。刘诜,诜字桂翁,庐陵人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入元不仕,以世道为先。文章根基于六经,兼及诸子百家而融合贯通。著有《桂隐文集》。此集共四卷。前有虞集、欧阳

  • 阳山县志

    二十二卷。清万光谦纂修。万光谦字敬怀,浙江嘉兴人,进士,乾隆七年(1742)任知县。明永乐间县令李黾始修县志,万历间二次续修,清顺治县令熊兆师复修。明志早已不存,《熊志》乾隆间尚在,而漫漶不可辨识。乾

  • 经学历史

    不分卷。清皮锡瑞(详见《经学通论》)撰。此书较系统地阐述了经学发展的历史。分为“经学开辟时代”、“经学流传时代”、“经学昌明时代”、“经学极盛时代”、“经学中衰时代”、“经学分立时代”、“经学统一时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