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卷。清华嵘(?-1863)撰。华嵘,字藕船,云南昆明人。举人出身,曾官至他郎普洱丽江训导。公元1863年,爆发马荣起事,攻入五华书院,杀死总督潘铎等。时华嵘也在场,同时遇难。是书首有同治丙寅(186
二卷。北朝时颜之推(531-约590)撰。颜之推字介,山东琅琊临沂人(今山东临沂县)。其父勰,对《周官》、《左氏学》很有研究,颜之推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。十二岁时,正值梁湘王绛自讲老庄,于是拜绛为
明王清一(生卒年不详)撰。关于清一的情况,史籍记载极略。书中自序作者自称先天风雷侍者,言万历壬辰(1592),“自京师奏太后,请武当山《道藏》经回。”可知其为明神宗时人。《化书新声》是清一取五代时谭峭
一卷。汉马融(79-166)、魏王肃(195-256)撰,清臧庸(1767-1811)辑。庸本名镛堂,字在东,号拜经,江苏武进县(今江苏省南部)人。师事卢文弨,并从钱大昕、段玉裁等讨论学术。曾馆浙江巡
八卷。清赵逵仪撰。逵仪字衢斋,安徽泾县人。嘉庆癸酉举人。首有黄中模序。卷一是《易经》,卷二是《书经》,卷三、四是《诗经》,卷五、六是《春秋三传》,卷七为《三礼》及《大戴礼》,卷八为《四书》、《尔雅》、
一卷。宋沈俶(约1247年前后在世)撰。生卒年、生平事均无考。《谐史》编所载仅八则,首为项羽庙事,足正鬼神之惑;次记刘氏代下户输赋,杨忠规正其主戴伯简,赵氏女为贼逼殉节、徐观妙骂叛军死,亦皆足备志乘之
十卷。清汪龙(详见《毛诗异义》)撰。此书大旨在于申明郑笺。考其所学,师出归安丁小尺,又与金坛段玉裁相交,因此他说诗,笃守传笺,而尤其遵循训诂通假之理。此书虽名申成,但也只就可以阐发的加以引申,至于偏执
一卷。南宋杨伯嵒撰。伯嵒字彦思,号泳斋。自称代郡(今山西代县)人,南宋时代郡已属金,盖署郡望也。淳祐间以工部郎守衢州(治所在今浙江衢县)。是书为补《礼部韵略》漏落而作。案《礼部韵略》颁行,与九经同列学
十八卷,首一卷。民国陈培珽、曾国霖等修,许昌言等纂。曾国霖曾任民国昌化县知县,昌化志自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七修,此志为八修。其上距道光于尚龄志又九十余年。这期间,时代之变易,人材之继起,事物之变幻,年远
十二卷。卷首一卷。清刘人熙撰。人熙浏阳(今属湖南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前有宣统己酉(1909)黄杰序,知草创于光绪甲辰(1904),写定于丙午(1906),至宣统元年己酉(1909)由弟子黄杰付梓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