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淮南子内篇杂志

淮南子内篇杂志

二十二卷。清王念孙(1744-1832)撰。这是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之第九种。二十二卷为后序,其子引之又补附顾广圻校《淮南子》一卷,故书实为二十一卷。《淮南内篇》虽易读,伪错实多。念孙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,推其致误之由,校订传写伪脱者,及凭意妄改者。念孙据道藏本、茅一桂本、朱东光本、庄逵吉本等参互校订,除引《北堂书钞》、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文选注》、《太平御览》等书籍外,又及《水经注》、《五行大义》、《酉阳杂俎》、《广韵》、《证类本草》、《尔雅疏》等书,用数年之功才完成。总计订误约千条,“天文地形,致力尤苦。清代校《淮南子》者,以此书为最善。即在《读书杂志》之中,亦以此最精。”书中后序数万言,阐明致误之例。不单可依之读《淮南子》甚便,即使推用于他书,也颇为适用。所以有人说王念孙的《淮南子内篇杂志》“有启后之功”,十分中肯。全书共罗列六十二类误例。有因字不习见而误者,有因假借之字而误者,有因古字而误者,有因隶书而误者,有因草书而误者,有因俗书而误者,有两字误为一字者,有误字与本字并存者等等,颇为详尽,并取证于本书。清人俞樾《古书疑义举例》,即从此演化而来。《淮南子内篇杂志》的主要版本有:金陵书局本,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《高邮王氏四种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白剑

    二卷。清姚康(1578-1653)撰。姚康字休那,安徽桐城人。明季诸生,入史可法幕府,后旋归。明亡后,赋闲故里,抑郁而逝。著有《货殖传评》等。《太白剑》即《新唐书·黄巢传》评论集。崇祯之末,闯献兵起。

  • 雅述

    二卷。明王廷相(1474-1544)撰。王廷相字子衡,号浚川,仪封(今河南兰考)人。弘治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王廷相博学好议论,对哲学、自然科学较有研究。平生有关哲学著作颇丰,代表作有《雅述》、《慎言》

  • 家则

    一卷 野志 一卷。明徐三重(详见《牖景录》条)撰。此书均为贻训子孙之语。家则为其所立规条,每条之后间引古人嘉言善行以证明之。其言酌乎古今之间,如丧礼不得用僧道,而得用纸钱、纸锭之类等。《野志》分十六篇

  • 尚书篇第

    一卷。清李荣陛撰。卷首有黄河清序。此书认为,《今文尚书》为伏生所传之书,而《古文尚书》则是晋人的补书,二书不可相混。而伏书中的《周书》有很多错误,一是把成王时的《金縢》、《大诰》列于武王时的《康诰》之

  • 农务化学简法

    三卷。美国固来纳(生卒年不详)撰,英国付兰雅口译,清王树善笔述。固来纳,纽约人,从小学习农业知识,对农学有一定研究。《农务化学简法》主要论述植物与肥料之间的关系、肥料的制造及肥料对植物产生作用的原理等

  • 礼记精义

    六卷。清黄淦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淦,浙江钱塘(今钱塘县)人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举人。一生致力于学问,尤通经学,著《周易精义》四卷首一卷,《书经精义》四卷首一卷末一卷,《诗经精义》四卷首一卷末一卷

  • 性理标题汇要

    二十二卷。旧本亦题明詹淮(见《性理综要》)、陈仁锡(见《性理综要》)同编。但核检其文,与《性理综要》相同。原因是书坊商以原刻常见,故改为新名以求快售。实为一书,非为两本。

  • 皇朝类苑

    六十三卷。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(生卒年不详)撰。参见《事实类苑》。

  • 重修毗陵志

    ①三十卷。宋史能之纂。史能之,字子善,江苏四明人。进士,宋淳飏尉武进,咸淳二年(1175)知常州府。毗陵,古郡名,晋太康二年(281)建置,治所在丹徒(今镇江市东丹徒镇),辖境相当今江苏常州、镇江、无

  • 古今谚

    一卷。宋周守忠(约1208年前后在世)撰。周守忠,字不详,号庵。生卒年及生平均不可考。著有《养生杂纂》、《姬侍类偶》等。《古今谚》是作者在读书过程中,采摘古今俗语,又获得一部分近时常语,很有激发启迪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