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汉阳府忠节录

汉阳府忠节录

不分卷。清末严昉(生卒年不详)修撰,李国宾、王粹忠纂辑。昉字湘生,滇南(今云南省)人,同治八年(1869年)出任汉阳知府。太平天国军曾三次攻陷武议,当时文武官吏男女绅耆,死事之烈,为各省之冠。该书记因战事而死目有名可稽者,凡一万五千余人。现有光绪元年(1875年)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图疏义

    四卷。清刘鸣珂撰。刘鸣珂字伯容,蒲城人。此书因《易学启蒙》“本图书”、“原卦画”二篇之说而疏通其义。其稍有异同的是,解《大传》“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”,说圣人兼指羲、文,不是专指伏羲。至于“则之”

  • 殷墟书契后编

    二卷。清罗振玉编著。罗振玉,详见《殷墟书契》条。罗振玉在编著出版《殷墟书契》、《殷墟书契菁华》后,于1915年仲春,又亲自前往安阳小屯进行探访,作实地考察。回日本后,又“发箧尽出所藏骨甲数万,遴选《前

  • 温故录

    一卷。此书题满洲长庚,盖即纂辑之人。其人生卒、籍贯、事迹均不详。书无序例,先立题目,然后引群经释题,再引众说来释经。题目有“五教”、“三物八刑中和“教学之法”、“考校之法”、“乡官书考之法”、“宾兴”

  • 安乐集

    二卷。唐代释道绰(562-645)撰。道绰,俗姓卫,并州(今山西省太原)汶水人。十四岁出家入寺,用功尤为刻苦,学法尤为勤奋。对《大涅槃经》特别有研究,曾开讲二十四遍。他继承北魏昙鸾一系净土思想,又从蒙

  • 全室外集

    九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明僧宗泐(1318-1391)撰。宗泐,字季潭,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洪武初,选拔修行高的和尚,宗泐居其首,命住天界寺。洪武十一年(1378),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,命其往西域求遗经,

  • 方言注

    十三卷。东晋郭璞注。郭璞生平见“尔雅注疏”。《方言》注本,以郭注为最早。今本《方言注》十三卷。然郭氏《方言注序》谓《方言》有“三五之篇”,刘歆与扬雄往来书亦说《方言》十五卷。然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与新旧《

  • 沈氏经学六种

    二十卷。清沈叔撰。沈叔,生卒年不详,字和甫,江苏常熟人。一生致力经学研究,所得甚少。唐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是一本汇释群经音义的专书,采汉魏六朝音切二百三十余家,又兼载诸儒训诂之异同。宋人将《经典释文》散

  • 南部县志

    三十卷首一卷,清王瑞庆、盛朝辅修,徐晓泉、李鉴平纂。盛朝辅,曾任南都县知县。徐晓泉,孝廉。李鉴平,孝廉。《南部县志》道光二十九年(1849)刻本。共三十卷首一卷,分为:卷一,天文。卷二,舆地。卷三至卷

  • 思古斋石刻

    一卷。疑为宋蒋永仲刻,后有明张登云跋,记述此石刻来源经过。该石为明嘉靖八年(1530)村民耕地掘得,《兰亭序》和《黄庭经》分刻于石的两面。帖首有“思古斋石刻”五篆字;《兰亭序》首有“唐临绢本”,尾有“

  • 经义斋集

    十八卷。清熊赐履(1635-1709)撰。熊赐履生平详见《澡修堂集》(辞目)。是集为康熙二十九年(1690)熊赐履任礼部尚书守亲丧家居时所刻。凡十八卷,共文十四卷,诗四卷。其中,卷一为奏疏,卷二为讲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