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殷芸小说

殷芸小说

十卷。南朝梁殷芸(471-529)撰。殷芸字灌蔬,陈郡长平(今河南西华县)人。性洒脱倜傥,励精勤学,博洽多闻。齐武帝永明年间,为宜都王行参军。入梁,为临江王记室,历任散骑侍郎、尚书左丞、中书舍人、国子博士、昭明太子侍读等,经至秘书监、司徒左长史。所编《小说》为轶事小说集,是我国第一个以“小说”为书名的小说本。此书的创作,据清人姚振宗《隋书·经籍志考证》称:“此殆是梁武作通史时,凡不经之说为通史所不取者,皆令殷芸别集为小说,是小说因通史而作,犹通史之外乘。”书中所记琐事遗闻,起自周秦,迄于宋齐,分秦汉魏晋宋诸帝、周六国前汉人、后汉人、魏世人、吴蜀人、晋江左人、宋齐人十卷。小说的材料,基本上是采集群书而成,援据广博,征引繁富,保存了不少为正史所不载的珍贵文献资料。除此之外,亦间有他自己的创作。在记历代轶事之外,兼记鬼怪异闻、民间传说、地方风物及名人遗迹等,题材广泛,又“言约旨远”,富于形象性,和《世说新语》相埒。在艺术手法上,以虚构的事实和情节,描绘历史人物的面貌而又不失历史真实,使其轶事小说具有较广泛的传奇性、知识性和趣味性。在编排体例方面,它打破了《世说新语》的分类方法,以历史发展为线索结构全书,有助于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和理解。但它把历代帝王单独列在全书之首,也反映了作者割裂历史的思想局限。原书三十卷,至隋存十卷。《隋书经籍志》著录:“《小说》十卷”,“梁目三十卷”。宋时避宋太祖赵匡胤父赵弘殷讳,改“殷”为“商”,故又称《商芸小说》。《殷芸小说》今已散佚。鲁迅认为此书“明初尚存”,近人余嘉锡认为此书“元末犹存”,“疑其亡于明初也。”鲁迅《古小说钩沉》本辑佚文一百三十五条;余嘉锡辑本一百五十四条,依原次第编为十卷,题为《殷芸小说辑证》,载《余嘉锡论学杂著》。今人周楞枷所辑《殷芸小说》,198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,系在鲁迅辑本和余嘉锡辑本基础上完成的,佚文增至一百六十三条,亦分为十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建始县志

    四卷,清袁景晖修。袁景晖,字龙溪,河南光山人,举人,官建始知县。县志明以前无可考。康熙初知县吴李芳创修县志,粗备修举。二十四年(1685)知县武令模续修,草创成篇,采择不精不详。四十三年(1707)知

  • 大涤山房诗录

    八卷。《试帖》一卷。清张吉安(1759-1860)撰。张吉安字迪民,一字树堂,号莳塘,晚号石牛居士。江苏吴县人。举于乾隆丁酉,官余杭知县,历摄浙东各邑,兴利去害,政迹显赫。卸任归田后,结社吟诗;又主讲

  • 加庶编

    一卷。清拙政老人(生卒年不详)撰。拙政老人,生平不详。因许嘉猷有“拙政老人”的别号,疑许嘉猷即为《加庶编》的作者。许家猷,字儒珍,号顺庵,海宁(今浙江海宁县)人。乾隆己酉年(1789)中举人,曾做过地

  • 六书部叙考

    六卷。清吴玉搢撰。参见《说文引经考》。相传此书手稿旧藏铁岭黄海长家,凡六卷,分十二类。海长去世,后半三卷展转归山阳邵氏。此后三卷存饮食、衣服、宫室、器用、动物、植物六类,末附存疑。是书专考六书部叙,博

  • 疑谊偶述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此书首题门人潘鸣时述,书末又有潘鸣时跋。其实是唐枢所作以示潘鸣时之书。共十八条,具论古今学术、法制之可疑者,因此以“疑谊”为此书之名。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。但语言

  • 小尔雅补义

    一卷。清王贞撰,门人张其维、汪昌言校。贞字彦明,号月池,江西婺源县人,尚著《夏小正小笺》。是编卷首有同治癸酉(1873年)三月王氏自序。其所补释之本为宋咸注本。书分广诂、广言、广训、广义、广名、广服、

  • 豫章诗话

    六卷。明郭子章(详见《衣生易解》)撰。是书专记豫章(江西南昌)一地的诗坛情况。所录历代诗人,皆与豫章有关,或为豫章之人,或曾在豫章任职,或曾到豫章游历,颇有地域特色。书中内容辑自他人著作,采自郡县志书

  • 五韵论

    二卷。清邹汉勋撰。汉勋(1805-1853)字叔勣,一作叔勋,号叔子,湖南新化县人。咸丰元年(1851年)举人,佐江忠烈守南昌,为起义军所杀。精古音之学。尚著《说文谐声谱》、《广韵表》、《颛琐历考》、

  • 虞精集

    八卷。明周伯耕(生卒年不详)撰。周伯耕,字更生,莆田(今福建省莆田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书名“虞精”,取虞人猎百禽之精之意。共八卷,书前有李维桢序,序中称原书正、续共百余篇,莆田知县郭如暗为之刻四十七

  • 屺思台文集

    八卷。《诗集》一卷。清刘子壮(1609-1652)撰。刘子壮,字克酞,号稚川。黄冈(今属湖北)人。明崇祯举人。顺治六年(1649),考中一甲一名进士,授翰林院修撰。后充会试同考官,寻告假归乡,次年去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