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楹书隅录

楹书隅录

五卷,续编四卷。清杨绍和撰。杨绍和(约1830-1901),一字勰卿,字彦合,山东聊城人。同治四年(1865)进士,出身官宦之家,清末北方第一藏书家海源阁主人杨以增(1787-1855)之子。杨以增曾别辟“宋存室”,专储宋刊旧籍,以元刻本及精校本附益,尤以宋本郑笺诗、三礼和前四史最著,故又题“四经四史之斋”。杨氏取其所藏宋元本一百七十一种、五千六百七十五卷编为此目,续编又补入九十八种、八百零四卷,计宋本八十五种、金本二种、元本三十五种、明本十二种、校本一百零七种、钞本二十六种,皆为珍籍善本。每部书详记行款、印章、评跋。其采用辑录本的提要格式注于每书之下,不仅详载各家所撰序跋,且有他人按语,品评得失,但考证不多。有光绪二十年(1894)聊城杨氏家刻本、民国元年(1912)武进董氏补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续槜李诗系

    四十卷。清胡昌基(生卒年均不详)辑。胡昌基字云伫,平湖(属今浙江)人。此集为二函二十册,共四十卷。所收朱彝尊等一千九百三十家诗人之作,共三千九百余首。卷首有徐士芬、沈曾植等序,卷末有金兆蕃后序。劳乃宣

  • 皇清文颖

    一百二十四卷。清陈廷敬(?一1712)、张廷玉等奉诏编修。陈廷敬,初名敬,字子端,泽州(今山西晋城)人。顺治进士。曾任内阁大学士兼礼部侍郎,入值南书房。修辑三朝《圣训》、《政治典训》、《一统志》、《明

  • 古州厅志

    十卷首一卷,清余泽春修,余嵩庆等纂。余泽春,武陵人,曾任古州厅同知。光绪初,余泽春为同知,创议纂修志乘。延余嵩庆主其事。未竟去滇,携稿自随。又十年始以稿寄其门人陆渐鸿、陈之宫,遂付梓。《古州厅志》光绪

  • 韵学全书

    八卷,又名《圆机诗韵沽法全书》,明王世贞增校,蒋先庚重定。王世贞字元美,自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。嘉靖进士,官刑部主事,工诗古文,尚著《弇山堂别集》、《嘉靖以来首辅传》、《觚不觚录》等多种。是书以平水韵

  • 买花钱

    一卷。清徐石麒(约1644年前后在世)撰。徐石麒字又陵,号垣庵,江都(今属江苏)人。徐石麒精研名理,擅度词曲,工于诗文,巧于绘画,天资聪颖,沉静寡言。明朝末年正遇战乱,不参与科举应试,居家著书,有诗词

  • 古欢录

    八卷。清王士祯(1634-1711)撰。王士祯本名士禛,因避胤禛(雍正)讳而改称士正,乾隆时诏命改士祯。字贻上,一字子真,号阮亭,又自号渔洋山人,山东新城(今山东桓台县西)人。顺治十五年(1658)进

  • 修大方广佛华严法界观门

    一卷。唐代释法顺(556-640)撰。法顺,俗姓杜,雍州(今属甘肃境内)人。十八岁出家为僧,依因圣寺珍禅法师受业。法顺学高法深,声闻朝野。唐太宗时,曾允许他进入内庭禁地。他弘法传教,著述受业凡八十四个

  • 内简尺牍编注

    十卷。宋孙觌(1081-1169)编。其生平履历见《鸿庆居士集四十二卷》条。其门人李祖尧为之注。其注中多取孙觌自著诗文以资考证。因李祖尧亲从孙觌游、较之任渊注陈师道、黄庭坚诗闻见更为有据。注释准确,典

  • 古书疑义举例增补

    续补《古书疑义举例》的作品,详见“古书疑义举例五种”。

  • 说文解字旧音

    一卷。清毕沅(1730-1797)撰。毕沅字纕蘅,一字秋帆,自号灵岩山人,江苏镇洋(今太仓)人。乾隆进士,官至湖广总督。治学范围较广,由经史旁及小学、金石、地理,其撰述收入《经训堂丛书》中,另有《灵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