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师资记
一卷。唐代释净觉(生卒年不详)撰。净觉,俗姓韦,韦皇后之弟,将受封拜之时,与士途不受,撕破衣裳,缠裹双脚,遁入太行山出家为僧,受具足戒。听说洛阳有高僧颐大师,便来此处,投颐大师门下受业。颐大师即是《楞伽师资记》中的安州涛山寺大师玄颐。《楞伽师资记》一书,以收载诸高僧事迹,为资后来学人是其主要内容。该书具有很大的资料价值,所言法学僧事、足以资教从法受业之人。此外它还保存了某些早被遗失的资料,故此书在佛教学界有一定影响。现见载版本有冀园丛书本。
一卷。唐代释净觉(生卒年不详)撰。净觉,俗姓韦,韦皇后之弟,将受封拜之时,与士途不受,撕破衣裳,缠裹双脚,遁入太行山出家为僧,受具足戒。听说洛阳有高僧颐大师,便来此处,投颐大师门下受业。颐大师即是《楞伽师资记》中的安州涛山寺大师玄颐。《楞伽师资记》一书,以收载诸高僧事迹,为资后来学人是其主要内容。该书具有很大的资料价值,所言法学僧事、足以资教从法受业之人。此外它还保存了某些早被遗失的资料,故此书在佛教学界有一定影响。现见载版本有冀园丛书本。
登燕子矶秋眺岷峨万里,见渺渺、水流东去。指远近关山,参差宫阙,起灭长空烟雾。南望沧溟天边影,辨不出、微茫尽处。叹三楚英雄,六朝王霸,消沉无数。 从古,长江天堑,飞艎难度。自玉树歌残,金莲舞罢,倏忽飞乌
八卷。宋李吕(1122-1198)撰。李吕,字滨老,一字东老,邵武军光泽(今福建光泽县)人。其生平事迹不详,唯周必大《平园续稿》载所作吕墓志一篇,称其“端庄自重,记诵过人。年四十即弃科举,至七十七而卒
三卷,清许光世、蔡晋成合纂。许光世,字剑虹。蔡晋成,字剑修。两人皆为江苏阳湖人,宣统三年(1911)同任上海自治编辑所编辑。全书三卷,分为:地理、政治、历史:以位置、境界、幅员、人口、山脉、河流、湖泊
四卷。清叶方蔼(1682-?)撰。叶方蔼,字干吉,号訒庵。昆山(今江苏昆山)人。顺治十六年(1659)进士,官翰林院学士,兼礼部侍郎,加礼部尚书衔。卒谥文敏。叶方蔼得官入朝后,就因文章得到顺治皇帝的赏
五种,十三卷。清佚名编。丛书不著编者名氏。所收著作,都已有刻本;共五种:汉东方朔《灵棋经》二卷、宋叶大庆《考古质疑》六卷、明叶秉敬《类次书肆说铃》二卷、明黄省曾《兽经》一卷、明王稚登《虎苑》一卷。除《
一卷。清盛沅撰。盛沅,官至户部侍郎。此书为其候补之时所成。光绪刻本。共一卷,取《宋史河渠志》、《明神宗实录》、《治河方略》、《河渠纪闻》诸书之论黄河浚治事务者,摘而录之。于沿流筑防、费用多寡及行河淘沙
四卷。清张琳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张琳,字佩嘉,一字玉田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本集为康熙年间其友赵炎所选定。集中诗近体多于古体,而七言律诗又多于其他各体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评称,其诗大都圆熟流利
六卷。明王道隆撰。道隆字客山,乌程(今浙江吴兴县)人。生卒仕履不详。该书是一部记地方名贤人物事迹的专著。体例上共分道学,儒行,文艺,动业,宦绩,孝友,节义,流寓,隐逸,名宦十门。其中名宦一门采摭最广,
十卷。清潘维城撰。维城字朗如,江苏吴县人。师从夏文焘、李锐,为钱大昕的再传弟子。维城得闻经师绪论,认为《论语》为何晏所乱,晏学无师法;郑康成兼通古文今文,集诸儒之大成;孔安国虽为古今文家之鼻祖,然其注
六卷。清朱令昭(约1729年前后在世)撰。朱令昭字次公,历城(今山东历城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少与淄川张元、胶州高凤翰等结柳庄诗社,绘画篆刻无所不能。著有《冰壑诗钞》。是集凡六卷。所收均有古今体诗。其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