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格物通

格物通

一百卷。又称《圣学格物通》。明湛若水(1466-1560)撰。湛若水字元明,号甘泉。初名露,字民泽,避祖讳,改名雨,后定今名。增城(今属广东)人。弘治十八年(1505)中进士,选授翰林院庶吉士、编修。历任侍读、南京国子监祭酒、南京吏部右侍郎、礼部右侍郎、南京礼部尚书、吏部尚书等职。晚年,致力于讲学著述,所建书院甚多,从学者甚众。著有《明论》、《新论》、《心性图说》、《樵语》、《雍语》、《四书训测》、《古本小学》、《春秋正传》、《二礼经传测》等书,由其弟子编辑成《甘泉先生文集》。《格物通》为嘉靖七年(1528)湛若水任南京礼部侍郎时所进。体例略仿《大学衍义》。以致知并于格物,而以格物统贯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等六条。凡《诚意格》十七卷,又分为《审几》、《立志》、《谋虑》、《感应》、《儆戒》、《敬天》、《敬祖考》、《畏民》等八细目,计三百九十八则。《正心格》三卷,无细目,计八十四则。《修身格》九卷,又分为《正威仪》、《慎言语》、《进德业》等三细目,计一百九十八则。《齐家格》十三卷,又分为《谨妃匹》、《正嫡庶》、《事亲长》、《养太子》、《严内外》、《恤孤幼》、《御臣妾》等七细目,计二百七十则。《治国格》十四卷,又分为《事君使臣》、《立教兴化》、《事长慈幼》、《使众临民》、《正朝廷》、《正百官》》、《正万民》等七细目,计三百二十九则。《平天下格》四十四卷,又分为《公好恶》、《用人》、《理财》等三细目,计九百八十六则,而其中《用人》又分为《学校》、《举措》、《课功》、《任相》、《任将》、《六官》等六目,《理财》又分为《修虞衡》、《抑浮末》、《饬百工》、《屯田》、《马政》、《漕运》、《劝课》、《禁夺时》、《省国费》、《慎赏赐》、《蠲租》、《薄敛》、《恤穷》、《赈济》等十四目。其书皆杂引诸儒之言及明代君主的“谕制”,附以作者自己的论述。内容广泛,其旨是借“立志正心”、“敬天畏民”、“立教兴化”、“选贤任能”、“抑末薄赋”等儒家传统的论题,来阐发自己的心学观点。如他在书中认为,本体状态的“心”没有任何偏邪之念,一切伦理道德皆此而生,“心”即是“天理”,“心”外无事无物。提出“惟立志”、“煎销习心”、“随处体认天理”的修养方法。认为学莫于先立志,“立志莫先于见大,“见大者”即“天理”,“天理”即吾心的本体。此理在人心本自固有,然而为气习所蒙蔽则不明。故须用“体认天理”的方法,以发现被蒙蔽的本心。此书与邱浚《大学衍义补》均受到封建统治者和学者的重视,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谓“浚书多征旧事,以为法戒之资;此书多引前言,以为讲习之助。二书相辅而行,均于治道有裨益者也。”有明嘉靖刊本,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经考异

    不分卷。清朱鹤龄(详见《诗经通义》)撰。是书附于《诗经通义》之后,竹纸无格,经文大字单行,考异小字双行,旨在辨别秦、汉以下诸本经文之异同。考其所采诸家,于唐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援据最多。其他群经诸子以及

  • 志乐辑略

    三卷。清倪元坦撰。元坦字畲香,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。著有《儒学入门》、《二曲集录要》、《老子参注》等。此《志乐辑略》凡三卷,系博考前人诸说以求散佚之古乐。卷一为黄钟之管,律吕图谱、五音、二变、变律半声

  • 天文图说

    四卷。英国柯雅各撰,美国摩嘉力,清薛承恩译。柯雅各、摩嘉力、薛承恩三人生平籍里均不详,只是书前冠之“光绪壬午译人撰序”,题“俾人知天空诸曜如许众多,如许广大、如许荣耀。因识造物主之全智大能。于是小心翼

  • 中原文献

    二十四卷。明焦竑(1541-1620)编。焦竑字弱侯,号淡园。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。著有《易筌》。是书分经集六卷、史集六卷、子集七卷、文集四卷,末附通考一卷。其自序说:“一切典故无当于制科者,概置弗录

  • 东南纪事

    十二卷,《西南纪事》十二卷。清邵廷采(1648-1711)撰。邵廷采,字元斯,又字念鲁,浙江余姚人,清初学者。廷采曾主持姚江书院,好向明末遗老访问明亡故事。曾向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学习《易纬》乾坤

  • 四书图考

    十三卷。清杜炳撰。杜炳字云岩,安徽太平(今安徽太平)人。是编盖仿江永《乡党图考》而广其义例,先配以图画,后证以纪载。郭承恩序称其“称名取类,巨细不遗,抉奥正伪,是非立判。”其天文图考如风雨云雷,应属于

  • 乐经或问

    三卷。清汪绂撰。绂字灿人,号双池,江西婺源人,初名烜。作者之学博综儒经,著述颇丰。此书系作者搜辑经书言乐者汇合而成,共分三卷:卷一首录舜典命夔章,次录《周礼·大司乐》,末补述乐律五声八音乐器乐舞,后附

  • 魏桓范

    见《世要论》。

  • 蛣蜣集

    八卷。明郑若庸(约1535前后在世)撰。郑若庸,字中伯,号虚舟。江苏昆山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年十六为诸生,以任侠不羁被斥,隐于支硎山,后为赵王厚煜所聘,为之著书。著有《蛣蜣集》、《北游漫稿》、《美隽》等。

  • 苑洛集

    二十二卷。明韩邦奇(1479-1555)撰。韩邦奇字汝节,号苑洛,朝邑(今陕西大荔)人。正德三年(1508)进士,累官至吏部员外郎,南兵部尚书。曾因以疏论时政,多次被诬奏怨谤,逮系寺官,屡起屡罢。韩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