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柏堂集前编

柏堂集前编

十四卷。《次编》十三卷。《续编》二十二卷。《后编》二十二卷。《余编》八卷。《补存》三卷。《外编》十二卷。清方宗诚(1818-1888)撰。方宗诚,字存之,号柏堂,学者称“柏堂先生”,安徽桐城人。性颖敏,虚心好学,擅长古体散文写作,识道理,有卓识。任枣强知县时,认真查办案件,教民以礼。著有《柏堂遗书》等二十余种。是书所论修身治世之理,论理精湛。《前编》文十三卷,附试论一卷,辑录其自道光十八年(1838)至咸丰三年(1853)所作之文九十四篇;《次编》文十三卷,辑录自咸丰三年(1853)至八年(1858)所作之文七十七篇,附诗四十五首;《续编》文二十卷,附拟疏、拟教令二卷,辑录作者于咸丰九年(1859)至同治八年(1869)客游燕、齐、豫、鄂、皖、鲁、吴、越时所作之文二百二十二篇。《前编》、《次编》均为光绪六年(1880)刻本,《续编》为光绪七年(1881)刻本。《后编》文八十一卷,附诗、议状四卷,辑录作者同治八年(1869)冬,奉檄至直隶及官枣强后所作之文一百八十六篇、诗四首,亦为光绪七年(1881)刻本。《余编》八卷,为方宗诚归田后所作。因《柏堂集》久已刊行,故为《余编》,八卷皆文,共七十八篇;《补存》三卷、共二十篇;《外编》十二卷,皆自道光十九年(1839),经咸丰同治,至光绪十年(1884)告归寓安庆之书札稿。现有清光绪年间刊本存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蟹略

    四卷。宋高似孙(详见《剡录》)撰。是书以傅肱《蟹谱》为基础,广泛搜集资料编辑而成。卷一,为蟹原、蟹象。蟹原,主要引用古代典籍,说明蟹名的由来。蟹象,主要引用古代典籍、名人诗句,述说蟹的形状、习性、味道

  • 后画品录

    见《续画品》。

  • 后六帖

    见《白孔六帖》。

  • 宋文纪

    十八卷。明梅鼎祚(1549-1615)编。生平见《才鬼记》。梅鼎祚仿冯惟讷《古诗纪》之意,辑陈、隋以前之文为《文纪》,此为其一。此编上承魏、晋,下启齐、梁,其间清俊之体犹存,纂组之风渐盛,居文质升降之

  • 艺菊志

    八卷。清陆廷灿(详见《续茶经》)撰。《艺菊志》是一部记载菊花种植和吟咏菊花诗词的书。陆氏当时居住在崇安县南朔镇,在槎溪上游种植多亩菊花,被称为当朝画圣的王翚曾为陆氏绘艺菊图一幅,一时文人多争相题咏。陆

  • 释迦谱

    十卷。梁代释僧祐撰。僧祐生平事迹详见《弘明集》条。《释迦谱》一书,僧祐于齐代编撰而成,为现存中国所撰佛传中最为古老的一种。所记释迦如来胤裔托生之源,得道度人之要。撰写此书的用意在于“显明觉应”。集经、

  • 左传官名考

    二卷。清李调元(详见《易古文》)撰。卷首有自序,称春秋时的职官名称见于《左传》者不一而足,于是在公余之暇,取《左传》温习,凡遇诸国官名,各分别抄录,并附载注疏之说于下,与《周官》参校。有国异而官名相同

  • 今献汇言

    八卷。明高鸣凤(生平事迹不详)撰。此书为明人辑本代之作,故名“今献”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杂史类记高鸣凤《今献汇言》二十八卷。而《四库全书·杂家类》存目中仅著录为八卷。但北京图书馆所藏明万历中刊本及通行本

  • 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

    一卷。明李清(详见《南北史合注》)撰。《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》记崇祯二年(1629)袁崇焕斩杀明将毛文龙事。明毛文龙据兵皮岛,与清暗地勾通,不听号令,且冒兵克饷,扰害辽东、登莱、高丽及海上商民。袁崇焕

  • 海愚诗钞

    十二卷。清朱孝纯(1735-1801)撰。朱孝纯,字子颖,号海愚。江苏东海人,汉军正红旗。乾隆进士,官至两淮盐运使。能画,诗力雄放。为刘海峰先生之高足。姚鼐、王文治盛推服之,称之为“天下绝特之雄才”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