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分卷。清皮锡瑞(详见《经学通论》)撰。此书较系统地阐述了经学发展的历史。分为“经学开辟时代”、“经学流传时代”、“经学昌明时代”、“经学极盛时代”、“经学中衰时代”、“经学分立时代”、“经学统一时代
四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姚宝煃修、范崇楷纂。姚宝煃,曾任西安县知县。范崇楷,西安县人。此志嘉庆十六年(1811)刻本。为四十八门,目为图考、星野、疆域、建置、山川、形胜、城池、坊巷、乡庄、学校、公署、水利
八卷。宋张炎(1248-约1320)撰。张炎字叔夏,号玉田,又号乐笑翁,临安(今浙江杭州)人。宋亡后潜迹不仕,纵游浙东西,落拓以终。其人平生工为长短句,以“春水词”得名,人称张春水。其后编次词集者,多
十二卷。明丁养浩(1451-1528)撰。丁养浩,字师孟,别号西轩,仁和(今浙江杭州市)人。明成化二十三年(1487)进士,选行人,擢御史,官至云南布政使。著有《西轩效唐集录》。是集凡十二卷,诗八卷,
四卷,清钱以恺纂修。钱以恺,字阆行,号蔗山,浙江嘉善人,康熙二十七年(1688)进士,在任二年,善政宜民,多不胜举。旧志创始于康熙二十六年(1687)县令周振声,其取郡志内属茂名者,分别载之,尚未付梓
一卷。清陈庆镛撰。庆镛字乾翔,别字颂南,福建晋江人,道光二年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。庆镛不仅疏劾贵近,敢于直言,而且经学亦颇精深。篇中如《生民首章鲁毛异同解》云:“使姜嫄为喾妃,稷为喾子,则周鲁何以特立
三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首卷记宫阙、额名。二卷记朝制章服。三卷记中宫朝仪。是书与《明史》、《明实录》、《明会典》所记,或详略不同,或互有出入,可为参证,书中对于宫殿亭馆轩斋池苑以及盐局司厂房库的方位地址,
二卷。大传章旨二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前面只署“上谷手授”,不知是谁,也不详其时代。其书于六十四卦各为总说《大传》章旨,于各章也总为疏解,都没有什么奥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①十卷,清屈振奇修,周维秬撰。屈振奇,陕西洋县人,进士,官麻城知县。周维秬,字锡白,本县人,进士。县志毁于前明,清顺治初,县令郑知新得烬余数纸,补缀增益,迄未成书。继任王潞嘱王汝霖,继续编辑,未竣,屈
十八卷。明赵世显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世显,字仁甫,侯官(今福建省福州市)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官梁山县知县。此书中分三种,一为《客窗随笔》六卷,前有孙昌裔序。一为《芸圃丛谈》六卷,前有谢肇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