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李氏春秋

李氏春秋

一卷。周李氏撰,清马国翰辑。李氏佚名,《汉书·艺文志》儒家《李氏春秋》二篇,叙次于公孙固羊子之间,据此,马国翰认为李氏为战国时人。其书《隋书·泾籍志》、《唐书·艺文志》均不著录,佚已久矣。惟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篇,引《李子》一节,国翰以为《李氏春秋》佚文,据此录入。然泛论名理,不无可疑,列于儒家,尚难推究,其以春秋为名者,朱氏《经义考疑》篇尝言之,马国翰疑是《虞氏春秋》之类,今亦无从证定。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异号录

    见《实宾录》。

  • 湘雨楼词

    五卷。清张祖同(?-1905)撰。张祖同字雨珊,号狷叟,湘(今湖南)人。清代词家。他评近人之词,“语佻意荡”,不可为训。主旨倾于“托兴微妙,寄怀忠爱,意内言外,耐有泳思”(《湘雨楼词跋》)。祖同填词,

  • 春秋经传类对赋

    一卷。宋徐晋卿(生卒年不详)撰。徐晋卿里贯生平亦不详。自署称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。《左传》内容庞杂。学者往往取以俪语,便于记诵。据《宋史·艺文志》记载有崔升等十几家。但多已亡佚。现存的唯有《春秋经传类对

  • 太极会通

    六卷。翟衡玑撰。翟衡玑,湖南武冈人。其余不详。此书之说似受道家影响颇深。综观全书之旨,乃“以太极为会归,以图书为大用。而以礼乐为治世之根本。天地之气,不外阴阳,阴阳之发端在礼乐。故治平之术,礼乐为先”

  • 聚学轩丛书

    五集,六十种,二百五十一卷。清刘世珩编。刘世珩字聚卿,贵池(今安徽省贵池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喜流传古籍,刊刻丛书。曾刻有《聚学轩丛书》八种、《继盦丛刻》九种、《两间书屋丛钞》十五种,《玉海堂景宋丛书》

  • 回澜纪要

    二卷。清徐端撰。徐端字肇之,详见《安澜纪要》条。徐端自河防丞,后晋守淮安,再迁徐州道,不二年则总督河道。二十年中,勤于政事。公余之暇,手辑此篇,以述治河之要。光绪十四年(1888)刻印,共二卷。其所纪

  • 学古堂日记·周易二种

    无卷数。清顾树声、许克勤撰。学古堂为苏州书院名,刊有学古堂日记若干卷。此周易一种即载其中。其一为顾树声撰。顾树声字九皋,元和人。日记只十则,其说以郑氏为宗,但支离破碎、谬误之处不少。如解“直方大”时,

  • 海盐县续图经

    七卷。王如珪主修,陈世倕、钱元昌纂。王如珪曾为知县。《海盐县图经》,由胡震亨作于明天启朝,清康熙年间,彭孙贻、杨鼎继修纂,未付刊。乾隆初年,王如珪莅任后,阅县志时,见邑志自明天启四年修后,距此时已一百

  • 明人丛刻

    二十种,二十五卷。明佚名编辑。本书汇辑南北朝、唐、宋、元以来诗话、词话等谈艺评文之作,主要有梁钟嵘《诗品》、明王世贞《诗评》、宋严仪《沧浪吟卷》、元陆辅仁《词旨》、明王世贞《词评》、《曲藻》、唐孟棨《

  • 空华集

    二卷。《饮河集》二卷。《止啼集》一卷石头庵集五卷。明释如愚撰。如愚,字蕴璞,湖北江夏(今武汉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出家后云游四方,寻居金陵碧峰寺,从诗僧洪恩学。周汝登、曹学佺、袁宗道兄弟皆与之游。是集凡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