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屋漫稿
四卷。元黄庚(约1302前后在世)撰。黄庚字星甫,天台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曾客居山阴,越中诗社征诗,庚为第一,为当时推重。著有《月屋漫稿》。此集作于泰定帝四年(1327)。前有元泰定四年自序。所收诗篇大体按古风、律诗、绝句,依次类编。其诗沿江湖末派,体格不免稍卑,但时有警语。有清抄本,(藏于北京图书馆)。《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》称明成化十三年(1477)刊本作《月屋樵吟》。北京图书馆藏傅增湘家抄本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木斋抄本皆作《月屋樵吟》。
四卷。元黄庚(约1302前后在世)撰。黄庚字星甫,天台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曾客居山阴,越中诗社征诗,庚为第一,为当时推重。著有《月屋漫稿》。此集作于泰定帝四年(1327)。前有元泰定四年自序。所收诗篇大体按古风、律诗、绝句,依次类编。其诗沿江湖末派,体格不免稍卑,但时有警语。有清抄本,(藏于北京图书馆)。《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》称明成化十三年(1477)刊本作《月屋樵吟》。北京图书馆藏傅增湘家抄本、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木斋抄本皆作《月屋樵吟》。
无卷数。清申尔宣撰。申尔宣字伯言,河南人。此书是申尔宣本着他父亲申舒坦之意而撰成。其之所以叫“援古”,是因为想要“援古事以证易理”。大旨认为,程《传》引古释经的有六十余条,朱子《本义》引古释经的也有四
五卷。明杨慎(详见《谢华启秀》)撰。本书采摘汉魏以后诗隽句及赋颂之类,分韵编录。但是书的征引较为庞杂,而遗漏也较多。
一卷。宋叶梦得(1077-1148)(详见《石林春秋传》)撰。是书为宋代诗论著作。约成书于南渡前后。在体例上承袭旧制,以纪事为主,兼以议论和考证。同时,又辑录了众多的诗坛轶事,几乎涉及了北宋所有的知名
十八卷。唐李翱(772-841)撰。李翱谥号为文,后世称为“李文公”。生平详见《论语笔解》(辞目)。此书版本较多,据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载均为十卷,而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则称有“蜀本,分
见《通玄真经缵义》。
①四十四卷,清沈瓌纂修。沈瓌,浙江归安人,曾任绵竹县知县。绵竹县志创修于康熙间邑令李如瓌、徐世法。后县令王谦言又重修补辑,曾为五卷,而分为八门。嘉庆中,蜀修通志,徵诸邑乘,沈瓌乃为续王志而成兹篇。《绵
十卷。清闵齐伋(1580-?)撰。齐伋字寓五,乌程(今浙江吴兴)人。世所传朱墨字版、五色字版,称为“闵本”的书,大多为其所刻。是书成于顺治辛丑(1661年),闵氏已经八十二岁。是书大致仿朱时望《金石韵
三卷。曹尔成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尔成字得忍。无锡(今属江苏省)人。清代学者。《禹贡正义》成于康熙十三年(1674)。该书多据蔡沈集传,间或出以己见。其说则有背于经文,且无所依据。有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
二十二卷。明张祥鸢(1522-1586)撰。张祥鸢,字道卿,别号虚斋,江苏金坛人,嘉靖十四年(1535)进士。官至云南府知府。著有《华阳洞稿》。是编凡二十二卷。文十三卷,诗九卷。前有万历十七年(158
三十卷。见《重修玉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