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卷。明谢榛(1495-1575)撰,谢榛,字茂秦,自号四溟山人,又号脱屣山人,临清(今属山东省)人。年十六作乐府商调,少年争歌之。已而折节读书,刻意为诗。李攀龙、王世贞组织诗社,榛为长,攀龙次之,并
二十卷,首一卷,附图一卷,清张梓修,张光杰纂。张梓,陕西宜川人,附贡,官咸丰知县。张光杰,字俊甫,本县人,岁贡,候选训导。邑向无志,明天顺时施州童昶撰《大田所志》,经兵燹无存。同治二年(1863)张梓
七十九卷。清万希槐撰。希槐字蔚庭,湖北黄冈人。赵尚辅刻湖北丛书时搜访此书未得,民国十二年(1923)始排印于武昌,卷首曾国藩序作于同治九年(1868)。其书先标经文某句,提纲顶格大书。次以各经注疏、史
一卷。北魏杨承统(其生平不详)撰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杨氏《字统》二十一卷,《唐书·艺文志》则谓二十卷,可见唐代已有亡佚。清代黄奭《汉学堂丛书》、任大椿《小学钩沉》、马国翰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、顾震福《小
三月东风吹雪消,湖南山色翠如浇。一声羌管无人见,无数梅花落野桥。
一卷。辑佚书,南齐刘瓛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刘瓛字子珪,沛国(今江苏沛县)人,曾征为步兵校尉,不就,卒谥贞简先生。其事见《南齐书》本传。《经典释文·叙录》引《七录》云,刘瓛作《系词
五卷。清章楹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章楹字柱天,浙江新城人。雍正癸丑进士,官至浙江青田教谕。《谔崖脞说》是章楹的一部杂说之作,此书都是记其随意抄撮之语,初名《噩捱脞说》,后改今名。卷一论述诗话,多记录同时代
一卷。明刘纯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纯字宗厚一字景厚,为当时名医,咸宁(今陕西西安)人。其父受学于朱震亨。著有《玉机微义》、《医经小学》、《伤寒治例》等书。本书成于永乐六年(1409)。末附有《兰室誓戒》
十卷。明赵宦光编。赵宦光,字凡夫,江苏吴县人。生卒不详。著有《说文长笺》。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称“宦光饶于财,卜筑城西寒山之麓。淘汰泥沙,俾山骨毕露,高下泉流。凡游于吴者无不造庐谈宴,广为乐方。”赵宦
一卷。清陆祚蕃撰。陆祚蕃,字武国,平湖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十二年(1673)进士,官至贵州贵东道。本书主要记其在广西督学时道路险阻之苦,及为当地土司所不理之事。有《说铃》(康熙本、道光本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