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拾雅

拾雅

二十卷。清夏味堂撰。夏味堂字澹人,江苏高邮人。是书谓之“拾”者,盖所以拾《尔雅》、《广雅》之所遗也。清周中孚《郑堂读书记补逸》曰:“澹人以阮云台(元)《经籍纂诂》、王怀祖(念孙)《广雅疏证》上下千古,靡不赅洽,犹虑后学未能贯通,爰辑所录,遍翻故笈,依《尔雅》部居,专事摭补,以成是书,名曰《拾雅》。凡《拾雅释》六卷,拾《尔雅》已释之所未备也;《拾广释》四卷,拾《广雅》已释之所未备也;《拾遗释》十卷,拾《尔雅》、《方言》、《广雅》、《小尔雅》之所未释也。独不及拾《释名》之所未释者,盖以同时张月霄(金吾)已有《广释名》一书也。此外则凡文同义异,文近义同,经师别解,不加删易,所谓述也。张稚让所云,天地人物制度训诂,纷纶散漫,咸罗一气之中,而靡不举矣。按王氏《疏证》,究为张氏一家而设,阮元《纂诂》,又复浩博而难成诵;今得是书之薙繁弥罅,辅以张氏《广释名》,而五雅之学称大备矣。”胡朴安《中国训诂学史》曰:“要其大致,可谓纷纭散漫咸网罗于中也。”《拾雅释》之篇目,一仍《尔雅》十九之数,为《释诂》、《释言》、《释训》等;《拾广释》之篇目,只有《释诂》、《释言》两项;《拾遗释》亦沿用《尔雅》十九篇之目。是书对汉唐故训广为搜辑,以摭补《尔雅》等所阙漏。如《尔雅》训“始也”的共十一词,《拾雅》复补充二十词;训“中也”一条,《拾雅》拾得十三词;《广雅》训“方也”一条,《拾雅》补充十一词;训“通也”一条,《拾雅》补充三十二词。“此书虽专以拾《尔雅》、《广雅》之遗,其所不录者,亦有六焉:一、经传所已释之字,如‘刑’、侀也;‘富’、福也;‘春’、蠢也;‘秋’、愁也。以及《易》‘象传’、‘序’、‘杂卦”之类。二、官名详于《周礼》,药名详于《本草》,各有专书之类。三、‘初、始’,‘之、往’,‘天、帝’,‘帝、后’,前雅已反复互训之类。四、‘届、艐’,‘载、’古体字之类。五、‘’、‘’不为经史群籍所采用字之类。六、已见于《小尔雅》、《释名》者,亦不复出”(《中国训诂学史》)。清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》云:“阅《拾雅》,其书自为详雅,然有不必载者。如《尔雅》已载‘多草木,岵;无草木,峐;而《诗毛传》作‘山无草木曰岵;有草木曰屺’,‘有’‘无’互误,前人多辨之,而此复收‘山无草木曰岵’二语,此贪多也。有误引者,如《诗》‘被之僮僮’,毛传:‘僮僮,竦敬也’,竦敬者,形容其被饰之高耸;僮僮,犹言隆隆也。‘竦敬’与下‘被之祁祁’传‘舒,迟也’相对,其训义全在‘竦’字。而此云‘僮僮,敬也’,非本谊矣。”另外“所释不无稍有遗漏,如‘聑’、‘委’、‘厌’,训安之类”(《中国训诂学史》)。味堂弟纪堂偕味堂子齐林、云林为之注,“其作注之例,惟经传全载,义取贯通,余则惟取一隅,以省毓冗;而每字辄注,取其赅备,且亦汉儒注释之所不废也。惟其止引经文,而不引郑氏诸家笺注,未免过简耳。书成于嘉庆己卯(1819年),自为序,注成于明年庚辰(1820年),纪堂复序之”(《郑堂读书记补逸》)。味堂书本为六卷,纪堂等加注,析为二十卷。是书刻于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,另有道光二年(1822年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谷县志

    三卷。清任在陛原修,李柱明纂,项景倩续修,朱克阅再续修。乾隆三十七年(1772)嵩县举人朱克阅任平谷知县,四十二年(1777),设局修志,以雍正六年(1728)任在陛旧志、项景倩续修为底本,继而续之,

  • 说文籀文考证

    二卷。近代叶德辉撰。叶氏生平著述,见《说文段注校三种》。是书乃是考证《说文》所采籀文之作。叶氏自序云:“《说文》一书,字则‘参以古籀’,谊则‘博采通人’,不考古籀不知文字递嬗之因,不采通人不知故训相传

  • 赠言小集

    一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,皆题画之作。末有旧跋,称元季诗文之盛,惟玉山唱酬诸家最称风雅。赠言之集,昔寓金陵邵氏,见其藏本,为帙颇多。甲申兵燹之后,遂不复见。适从孙青选留心搜秘,略备数种。惜仅十之二三。考其

  • 张秦亭诗集

    十二卷。清张丹(1619-?)撰。张丹初,名纲孙,字祖望,号西山樵夫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生性淡泊,交游谨慎,喜登山临水,曾北游燕赵等地。入清后隐居乡里。早年与毛先舒、沈谦合称“南楼三子”,又与陆圻

  • 续复古编

    四卷。元曹本(生卒年不详)撰。曹本字子学,大名(今属河北)人。尝为都昌丞,调官京师,出佐信州幕府。是书为订补张有《复古编》之作,体例悉仍《复古编》之旧,而字数大增:张书二千七百六十一字,是书六千零四十

  • 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

    十卷。明熊宗立(详见《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》)撰。此书成于明正统五年(1440),内容主要对钱乙《小儿药证直诀》和陈文中《痘疹方论》类证注释,疏源导流,融会贯通。卷一至卷三为论证,共三十九篇,每篇均有

  • 十三经拾遗

    十六卷。清王朝渠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朝渠字揆方,号达诠,江西万年(今万年县)人。乾隆四十四年举人,由大挑选义宁州训导,勤于其职,课士有方,升任直隶宁河县知县,兴利除害,培养人材,有循吏之称。生平植品砥行

  • 蜀碧

    四卷。清彭遵泗撰。彭遵泗,字磬泉,丹陵(今属四川)人。乾隆二年(1737)进士,官至翰林院编修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书记载明崇祯元年(1628)至清康熙二年(1663)三十余年间,四川农民起义和地方豪强武装

  • 六家诗名物疏

    五十四卷。署名冯应京。应京字可大,号慕冈,盱眙(今属安徽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进士,为户部主事,官至湖广按察使佥事。是书沿袭宋蔡卞《诗名物疏》推衍而成。其引证颇为赅博。每条之末,间附考证。如《郑风·

  • 矫亭存稿

    十八卷。《续稿》八卷。明方鹏(约1521前后在世)撰。方鹏生平详见《昆山人物志》(辞目)。是书为方鹏弟方凤所编,有嘉靖间刻本。凡十八卷。前有嘉靖十年(1531)吴仕序,末有嘉靖十四年(1535)方凤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