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愿学编

愿学编

二卷。明胡缵宗(1480-1560)撰。胡缵宗初字孝思,后更字世甫,号可泉,自号鸟鼠山人,秦安(今属甘肃)人。正德进士,授翰林院检讨,出为嘉定判官,迁知潼川,历吏部郎中、安广知府、右副都统御史、山东巡抚、河南巡抚,颇有政绩。明世宗时、为人所陷、革职归家。著述甚多,有《安广府志》、《秦安志》、《春秋本义》等。此书为他讲学时的诸论,成于嘉靖三十三年(1554),时胡缵宗已七十五岁。关中之学大抵源出于河东三原,无矜奇吊诡之习。他又师事罗钦顺,与魏校、湛若水、何瑭、吕楠、马理等为友。故所论颇为笃实。其解释《大学》用古本,而不废朱熹格物之说。虽然与王守仁学术观点有分歧而称其如程门有游酢、杨时。没有门户诟争之习。然核其全书,大抵皆为先儒所讲过,新论不多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畏斋集

    六卷。元程端礼(1271-1345)撰。端礼字敬叔,号畏斋。鄞县(今属浙江)人。以荐为建平教谕,迁台州路教授。《四库全书》本自《永乐大典》辑出,得诗文百余篇,编为六卷。诗二卷,文四卷。其学以朱子为宗,

  • 中庸辑略

    二卷。宋石编,朱熹删定。字子重,号克斋,新昌人,生卒年不详。绍兴十五年(1145)进士,官至太常主簿,出知南康军。《中庸》为《礼记》第三十一篇,本不属于《礼经》,而是子思之作。汉儒以无所附属,编之于《

  • 井观琐言

    三卷。旧本题宋闽南郑瑗撰,钟人杰的《唐宋丛书》也著录为宋人郑瑗。但后世学者据书作者称明为国朝,其所评论者多明初人物,而断定此书决非宋人所作。又据弘治《八闽通志》,载有莆田人郑瑗,朱彝尊《明诗综》也载有

  • 廿二史纪事提要

    八卷。清吴绥撰。吴绥字韩章,江苏无锡人。该书成于顺治年间,采用纲目体,于诸史中择其大事为纲,概括原文作为目,时间起于太古,迄于明末,故以廿二史为名。但作者采摭的并不是诸全史,而仅为坊刻纲鉴,故更为简略

  • 东所文集

    十三卷。明张诩(1455-1514)撰。张诩,字廷实,南海(今属广东)人,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累官至南京通政司左参议。著有《南海杂咏》、《白沙遗言》。是集凡十三卷。其中杂文十卷,诗三卷。张诩为

  • 读孟子札记

    二卷。清罗泽南(1807-1856)撰。泽南字仲岳,又字子和,号功甫,湖南湘乡人。清理学家,著有《周易附说》、《人极衍义》及诗文集等。是书传说大义,对宋儒中主程朱而所得甚浅,尊濂、洛、关、闽,至等之孔

  • 宣恩县志

    二十卷,首一卷,清张金澜修,蔡景星、张金圻纂。张金澜,浙江平湖人,监生,官宣恩知县。蔡景星,湖北蕲州人,举人,官训导。张金圻,金澜三弟。乾隆四十四年(1779)县令贾思谟撰志稿一卷,蔡景星等据此为底本

  • 檀几丛书录要

    七种,七卷。清何思钧编辑。何思钧字双溪,灵石(今山西省灵石县)人,主要活动于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生平事迹不详。本丛书摘出王晫、张潮《檀几丛书》中有关教训子弟修身劝学诸书,汇为一集,共七种:清姚廷杰《教孝

  • 俄史辑译

    四卷。无撰者人名。徐景维译。徐景维,宁波人。书前有光绪十二年(1886)徐景维序。序题为历代总论。序后附有俄国历年所增边界图。历代总论分四纪叙述了俄罗斯自公元862年合而为一的历史。第一纪,自862年

  • 宋季三朝政要

    六卷。宋末元初佚名者撰。该书前五卷以编年形式记载宋理宗、度宗、恭帝三朝史事,始于宝庆元年(1225),止于德祐二年(1276)。另以陈仲微撰《广、卫二王本末》一卷附录于后,记端宗帝昺时期文天祥、陆秀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