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思南府续志

思南府续志

十二卷,清夏修恕修,萧琯、何廷熙等纂。夏修恕,曾任思南府知府。萧琯,邑绅。何廷熙,邑绅。明嘉靖十五年,郡人田秋首成州志。万历二十三年萧剑斗再修。清康熙三十年(1691)知府刘谦吉三修。雍正六年(1728)知府冯咏四修。道光二十一年(1841)夏修恕来守斯郡后,又修成是书。其以康熙刘志为祖本,故名续志。《思南府续志》道光二十一年(1841)刻本,共十二卷。分为九门:曰天文,曰地理,曰营建,曰食货,曰职官,曰学校,曰武备,曰人物,曰艺文。下又分子目五十有三。兹篇义例颇为精审。各类皆以刘志所载列前,而附以后之史实。凡刘志简略者,则尽量续增,以备考核。其艺文所增,既有补遗,又有摭遗之目。选举一门,则历举各代科目次第名氏,尤有资于考证。名宦门所载庞恭孙事,亦足补正官书之失。综观全篇,条理秩然,搜采周备,可称佳作。有1966年贵州省图书馆油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征纪程

    一卷。清黄叔璥撰。黄叔璥号玉圃。大兴(今北京西南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进士,官至常锡扬通道。除本书外,尚著有《台湾使槎录》、《中州金石考》等。《南征纪程》记载康熙六十一年黄叔璥任监

  • 唐四僧诗

    六卷。不著编者。此集共六卷。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。包括《灵澈诗》一卷、《灵一集》二卷、《清塞诗》二卷、《常达诗》九卷。据《书录解题》载《灵澈诗》、《灵一集》,皆一卷,而《清塞诗》与《常达诗》皆失载。《灵

  • 清太宗本纪

    三卷残本。清佚名撰。是书首题曰《太宗本纪》,改题曰《大清太宗文皇帝本纪》。始于崇德元年(1636)四月,讫于四年(1639)十二月。上加签条:此书为史馆据实录所修之本纪,经修改而成书。有北平图书馆藏稿

  • 夹江县志

    十二卷首一卷,清王佐修,涂崧纂。王佐,曾任夹江县知县。涂崧,奉新人。《夹江县志》嘉庆十八(1813)刻本,共十二卷。分为,卷一图志,卷二方舆志,卷三建设志,卷四赋役志,卷五祀典,卷六秩官志,卷七选举志

  • 尔雅犍为文学注

    另有《尔雅刘氏注》、《尔雅樊氏注》、尔雅李氏注》、《尔雅孙氏注》、《尔雅孙氏音》、《郭璞尔雅音义》、《尔雅图赞》、《梁沈旋集注尔雅》、《施氏音》、《尔雅谢氏音》、《尔雅顾氏音》、《尔雅裴氏注》共十七卷

  • 尊颉堂帖

    四卷。清刘飞(生卒年不详)集,傅山书。刘飞,字雪崖。该帖未著摹刻年月,但据帖前张石舟之题跋,知其时代当在道光、咸丰间。该帖所选傅山书迹,篆隶真草皆有。包慎伯对此帖颇示不满,认为傅山书多缭绕、偏软之笔;

  • 曲录

    六卷。王国维(1877-1927)撰。王国维字静安,一字伯隅,号观堂,浙江海宁人。近代著名学者。自1907年起,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,著有《宋元戏曲考》、《人间词话》等,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。

  • 池北偶谈

    二十六卷。清王士祯(见《古欢录》)撰。因士祯有书数千卷庋置宅西一池之北,故取白居易“池北书库”之意,以名此书。又因书库旁有石帆亭,常与宾客聚谈亭中,由儿辈纪录整理,编次而成是书,故亦名《石帆亭纪谈》。

  • 余仁仲万卷堂穀梁传考异

    不分卷。清杨守敬(1839-1915)撰。守敬字惺吾,晚号邻苏老人,湖北宜都(今枝城)人。清末著名舆地学家、校勘学家。出生于世代商贾之家,勤学嗜书,十九年补诸生,同治元年(1862)举乡榜,屡试不第。

  • 苇间集

    五卷。清姜宸英(1628-1699)撰。姜宸英字西溟,号湛园,浙江慈溪人。康熙三十六年(1697)进士,时已年届七十。廷试为帝所赏识,擢置第三,授翰林院编修。后充顺天乡试副考官。因事被人攻讦,正考官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