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席上腐谈

席上腐谈

二卷。宋俞琰(详见《周易集说》)撰。《席上腐谈》),又作《席上辅谈》。俞琰曾撰有《周易集说》、《周易参同契发挥》、《易外别传》等书,元代都已附刻印行,而《席上腐谈》一书,不见元代刊本,所以世人多不知有此书。《四库提要》据明代朱存理《楼居杂著》载记关于《席上腐谈》跋语二条所述,认为“此书之传,出于存理。其一称《俞氏家集》云《腐谈》四卷,今止二卷”;并考证《永乐大典》所引或作“辅”,或作“腐”,参错不一,据朱存理跋文而知“腐、辅”二字本自异文。认为二者实为一书。今本《席上腐谈》分上下二卷。其上卷多为考证名物,间叙内丹术及论《褚氏遗书》胎孕之说。下卷尽考古来丹书真伪及诸家注本而终以黄白为戒。其书上卷考证名物多合情理。如其据《礼记》、《孟子》关于“天无二日”之说及《春秋左氏传》云“天有十日”(盖谓十干,甲至癸也)否定《列子》、《庄子》、《淮南子》云“尧时十日并出”之说,斥其说“虽寓言不亦过乎?”又斥所谓“两日并出而相斗”说,认为“两日并出而斗,此必日初出时,水中映日荡摇,上下不定,遂成两日之相,摩天安得有两日!”其论精当。《四库提要》称此书考证名物之语“词意多肤浅无稽”未免失之偏颇。俞琰论及丹术,斥道家旁门术所谓“不漏”“可疗梦遗”之说:“士大夫惑之,多有以此丧其躯,可哀也”。其论《褚氏遗书》所谓胎孕之说,谓“医书载求男法多引褚氏之说误人多矣”。其书下卷考证古来丹经道书,裒集广博,叙述简当。其内含上至《道德经》,下至金元时《马丹阳语录》诸书。述各书继承流传,考证真伪,以及各家注本。如其称《黄帝阴符经》、《黄帝素问》“邵康节以为战国时书,托黄帝之名而为之也”。俞琰自谓“《金碧龙虎经》、《黄庭经》恐是魏晋间文章,盖托老氏之名而为之也”。又记述《阴符经》有李筌、骊山老姥、张果、连高脚、金陵唐淳、李云峰、储华谷众家注。称朱晦庵(朱熹)亦有注,并引朱熹疑《阴符经》为“唐李筌所为”数语,又提吕伯恭赞同朱熹所说,使朱熹之说与邵雍之见相参证,可知俞琰博采众说,用功甚勤。其论及黄白为戒,简述诸丹家修丹时所见怪异之事及贪欲不足之人不得成功之教训等。总观全书,虽为札记杂说过简而不出道家之学,文中偶有欠妥之处,然其考证名物及丹经道书自有见地,对于后世学者研究道家学说,实为佳品。现存清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栖霞小志

    一卷。明盛时泰撰。盛时泰,字仲交,南直隶上元(今江苏南京市)人,明嘉靖中贡生。著有《牛首山志》、《献花岩志》,俱甚罕见。明代焦罽曾刊行此志,传世颇稀,至清嘉庆中南京甘氏重将此志付梓,孙氏复取甘氏刻本重

  • 乐经以俟录

    明瞿九思撰。瞿九思有《春秋以俟录》已著录。该书首以十二律衍为十二月令,摹仿《礼记》内容,颇为芜杂。他解释用宫逐羽而清角生,引商刻羽而流徵生,认为凡是乐调每均自下而上。因为下宫居于羽调的羽位,似乎是以宫

  • 子刘子行状

    二卷。清黄宗羲(详见《黄梨洲年谱》)撰。此书记明末著名哲学家刘宗周(1578-1645)事迹。宗周字起东,号念台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官至南京左都御史。南明亡后,绝食而死。因讲学蕺山,学者称蕺山先生

  • 清香阁诗钞

    二卷。清姚德耀撰,姚德耀,字景孟,安徽桐城人。清代诗人。是清代文学家、文学批评家、古文家姚鼐之姑母。为山东通判马书香之妻。此书刊入道光十四年(1844)嫏嬛别馆《国朝闺阁诗钞》第三集中,共收诗十首。

  • ■老编年诗钞

    十三卷。清金张(约1692年前后在世)撰。金张,字介山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及生平皆不详。金张,工诗。其著有《老编年诗钞》九卷,其时间起自康熙二十四年(1685),迄于康熙三十二年(1693)

  • 文斤山民集

    六卷。清魏繇(生卒年未详)撰。魏繇有《泳经堂丛书》。此集为六卷。《遗集》总目称五卷,实为有误。是集分年编次,始于同治七年(1868),迄于光绪二十四年(1893),取与《泳经堂丛书》对照。自二卷三页“

  • 中庸章句质疑

    二卷。清郭嵩焘(详见《大学章句质疑》)撰。是书首有王先谦序与嵩焘自序。嵩焘认为《中庸》一书,汉以来儒者多明其义,而其辨之明而析之精者从程子开始,朱子加以阐发疏通,功劳很大,但求之过密,析之过纷,不免有

  • 石林遗事

    三卷,附一卷。清叶德辉(见《周礼郑注正字考》)撰。该书记其祖上叶梦得政绩、著述及杂事。附卷为梦得应酬诗文。梦得北宋末叶人,徽宗时尝司纶诰,对朝章典故;用功颇勤。且博通群籍,工于诗、古文。其藏书之富、著

  • 苏庵诗余

    五卷。清唐壎(生卒年不详,约嘉庆至光绪间人)撰。唐壎字益庵,晚年自号苏庵老人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。另著有《苏庵诗草》等。《苏庵诗余》共计五卷,即分属《小桃花坞词》、《乘槎词》、《双璅词》、《镊白词》

  • 诗经通义

    十二卷。朱鹤龄(1606-1683)撰。朱鹤龄,字长儒,号愚庵,江苏吴江人。明末清初学者,文学家。明末诸生。入清后隐居不仕,专心著述。其为人耿介,极重操守,时人将其与顾炎武、黄宗羲、李颙等合称“海内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