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左氏春秋考证

左氏春秋考证

二卷。清刘逢禄(详见《尚书今古文集解》)撰。逢禄认为《春秋左氏传》,据《史记》本名《左氏春秋》,如同《晏子春秋》、《吕氏春秋》之类。自王莽时刘歆增改条例,推衍事迹,硬说《左氏春秋》传《春秋》,与公羊、穀梁二传争立博士,才改名《春秋左氏传》。因此,应当以《春秋》归之《春秋》。《左氏春秋》归《左氏春秋》,删去其中有乖于大义的书法、凡例及论断,和依附于经文的一些孤章断句,以保存《左氏春秋》的本来面目,并使攻击《左传》的人得不到口实,撰成《左氏春秋考证》二卷。上卷共一百一十九条,都是从传文中摘录出来,考证这些传文并非《左氏春秋》的旧文,而出于刘歆所比附。下卷共二十四条,都是摘引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说文解字》、《五经正义》及刘向《别录》诸书有关文字,证明《左氏春秋》不传《春秋》,后为刘歆改窜。案左氏、公羊、穀梁三家皆传《春秋》,自东汉以来基本上为学者所接受。在刘逢禄之前,也有刘歆作伪说流传。但全面系统地论述刘歆伪造《左传》,刘逢禄《左氏春秋考证》还是第一次。他作此书的目的,是想通过打倒《左传》,确立《公羊传》的正统地位。他在书后说:“夫子《春秋》之义,惟胡毋生、董生于公羊师得之。”而《左氏春秋》不过和《晏子春秋》、《吕氏春秋》一样,属于杂史之流,与圣人经典不相干。刘逢禄此书一出,学界哗然,今文学者纷纷响应。龚自珍继此书而作《左氏决疣》,申发刘歆伪作之说。清末康有为作《新学伪经考》,将刘歆伪作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。事实上,刘歆伪造《左传》说是难以成立的。先秦古籍中对《左传》解经之文多有引用,如《战国策》、《荀子》、《韩非子》、《吕氏春秋》等,这就是有力的外证。今文学者廖平、古文学者章炳麟、刘师培等人都以大量证据反驳了刘歆作伪说。现代学者钱穆发表驳斥伪作说的著名论文《刘向歆父子年表》,向伪作说提出二十八条质问,证明伪作说不能成立。其他学者如杨向奎《论〈左传〉的性质及其与〈国语〉的关系》一文,从先秦、西汉的典籍特别是《史记》中钩稽到许多关于《左传》记事、凡例、解经语、“君子曰”的直接或间接的记载,有力地反驳了刘逢禄以来的附益说和伪作说,同时否定了《左传》出于《国语》之说。经过大量学者的深入研究,刘歆伪作说可以划一个句号。但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,仍有人坚持刘逢禄、康有为等人的主张,代表人物推徐仁甫,主要论点汇集在《左传疏证》(四川人民出版社,1981年)一书。《左氏春秋考证》被阮元辑入《皇清经解》,有道光本、咸丰补刊本、鸿宝斋石印本,点石斋石印本及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性理吟

    一卷。明谭宝焕撰。生平见《谭樵海集》条。是集成于明正德壬申(1512年),前有自序,皆用四书及性理中字句为题。前列朱子之说,而以一诗括其意。前集一卷为七言绝句,后集一卷为七言律诗。其意不在于诗,很难以

  • 郭氏传家易说

    十一卷。郭雍(1091——1187)撰。郭雍,字子和,号白云先生,河南府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兼山先生郭忠孝之子。隐居陕州,乾道年间,旌召不起,赐号冲晦处士。承传父学,于《易》有独到见解,为兼山学派的

  • 水经注

    四十卷。郦道元撰。郦道元(469-527年),字善长,幽州范阳涿郡(今河北涿县)人,北魏著名地理学家。孝文帝时,历官尚书主客郎、治书侍御史,累迁辅国将军、东荆州刺史、御史中尉等。居官号称严猛,为权贵所

  • 筹算

    二卷。清梅文鼎(详见《历算全书》)撰。这是一部介绍西洋纳皮尔算筹用法的专著,写于1678年。初稿为七卷,梅珏成在编辑《梅氏丛书辑要》时精简为二卷。原术为直筹横写,为了与西方笔算横式书写相适应,《筹算》

  • 医学真传

    一卷。清高世栻(详见《素问直解》)撰。高氏认为“经论之道,遂失其传,舛谬纷纭”,故为其弟子“讲学论道”,使学者“知医之传有其真”。此书即高氏教授门人之言,由其弟子王嘉嗣等据其讲稿整理而成。全书约四万字

  • 皇明史概

    一〇四卷。明朱国祯(?-1632)撰。朱国祯字文宁,乌程人。万历十七年(1589)进士,历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、文渊阁大学士、首辅,后为魏忠贤排挤出。国祯在退居乡里后,曾取有关明代史籍及公卿志状、疏

  • 春明稿

    十四卷。明徐学谟(1521-1593)撰。生平见《归有园稿》。徐学谟著有《春秋亿》等。是稿以学谟因事罢归后,及又擢为礼部尚书再入京都时所作编为一帙,以“春明”为之。凡文编十卷,诗编三卷,续编一卷。文编

  • 论孟考证辑要

    二卷。清赵大镛(详见《四书集注管窥》)编辑。《朱子集注》于事迹、名数多致忽略,金仁山为作考证补其未备,宜与集注相辅而行。大镛撰《四书集注管窥》之后,复就考证采其尤要者刊为是本,以备读《朱子集注》者取求

  • 望江县志

    八卷。清郑交泰等修,曹京等纂。郑交泰,字补堂,广东香山人,贡生,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来任望江知县。曹京,邑人。望江县志,创始于明正统间,其后叠经纂辑,至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),邑人沈镐更重修

  • 春秋集传

    十六卷。清汪绂(详见《周易诠义》)撰。汪绂是清代著名学者,学术宗宋代五子,著作很多。《春秋集传》折衷四传(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及胡安国《春秋传》),以己意加以评断去取。在自叙中说,他对四传